在壺口瀑布東岸,龍王廟后,有一座孤峰,猶如天上飄下的一頂帽子扣在壺口岸邊。在夕陽余輝照射下,遠遠望去,它似乎在風中悠悠而動。在光線漸暗的時候,它又似乎飄飄欲下,頗有清幽之感。這座孤峰.就是石帽山,又叫“禹帽峰”。傳說這座孤峰是禹王的斗笠變成的。相傳,上古時代,黃河水受孟門山所阻,致使天下洪水泛濫,人們只好爬到樹上,或山崖石洞中棲身。大禹為拯救世人,開山劈石,疏通河道,當他鑿到壺口附近時,碰上擋在河道的孟門山,他舉起利斧正要往石山上劈去,河水突然泛著青光,挾著狂風惡浪.把他的斗笠掀起甩在壺口岸上。原來這里是南海龍王的后大門,孟門山是后大門上的石照壁,這股沖擊而來的風浪乃是龍王欲保全龍宮風水脈基,以此警告大禹斧下留情。心急如焚的大禹為了盡快制服洪水,顧不得去拾被風掀飛的斗笠,運足全身力氣,舉起利斧又向堅硬的巖石劈去,終于劈通了河道,使黃河水順河槽而去,但禹也沒顧上去撿回斗笠,便踏上疏通九河三江的征途。南海龍王雖沒有保住“石照壁”,但每見到留在河岸上的“禹帽”便十分生氣,欲將斗笠拿在后大門處焚燒掉,以此消弱禹的法術神力。兩岸民眾知道了,便把大禹帽子抬到龍王廟后的山頂上,從此,龍王為保全他建在人間的廟宇,只好作罷。天長日久,禹的斗笠變成了一座石帽山,后人為紀念禹的功績,把這座石帽山稱為“禹帽峰”。
- 景點介紹
景點推薦
-
洪洞大槐樹
古大槐樹,位于洪洞縣城西北二公里的賈村西側的大槐樹公園內,這里洪洞雖然沒有什么宏偉的建筑,但是不論嚴寒的冬天,還是酷熱的炎夏,游客絡繹不絕,有的賦詩題詞,抒發“飲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盤桓眷戀,久久不肯離去。 元朝末年,元政府連年對...
-
大槐樹尋根祭祖園
古大槐樹,位于洪洞縣城西北二公里的賈村西側的大槐樹公園內,這里洪洞雖然沒有什么宏偉的建筑,但是不論嚴寒的冬天,還是酷熱的炎夏,游客絡繹不絕,有的賦詩題詞,抒發“飲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盤桓眷戀,久久不肯離去。元朝末年,元政府連年對外...
-
禹帽峰
在壺口瀑布東岸,龍王廟后,有一座孤峰,猶如天上飄下的一頂帽子扣在壺口岸邊。在夕陽余輝照射下,遠遠望去,它似乎在風中悠悠而動。在光線漸暗的時候,它又似乎飄飄欲下,頗有清幽之感。這座孤峰.就是石帽山,又叫“禹帽峰”。傳說這座孤峰是禹王的斗笠變成...
-
平陽鼓樓
坐落在臨汾市區中心,大約始建于北宋年間,金、元、明、清皆重修過,但樓體仍保持原建筑特點。樓的平面呈正方形,四邊各40米,面積1600平方米,通高40.5米。四面沒回廊。基座全用青磚砌筑,座高八米,南北東西有高寬各五米的券門。 四個券門橫額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