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神山也稱烈女山,位于我省盂縣縣城東北5公里處,海拔1200米,三山環抱,山勢迤邐,松柏疊翠,在山腰處,建有一廟宇———烈女祠,亦名“圣母祠”,當地人稱“奶奶廟”。相傳,趙匡胤陳橋兵變后,后周世宗柴榮之女柴花公主為避戰亂,攜宮女潛入此山,面對國破家亡,回天無力,悲憤之極,自縊于山上的一棵棗樹之下,后人為紀念其忠貞節烈,立廟祀之。關于這段傳說,光緒七年版《盂縣志》中藝文志《水神辨疑》記載:“水神山即烈女山,廟祀柴花圣母,俗稱周世宗女,秉性貞烈,不欲適人,經于此山為神。舊志言之謂貞烈,為神似也。”烈女祠始建年代難考,但從文獻記載有金代盂州知州《游烈女祠詩》可以推斷,該廟至遲建于金代,以后元、明、清三代歷加修繕,才有今天的規?!,F存于烈女祠的碑刻數量在盂縣僅次于藏山和大王廟,筆者考證,大概有以下幾通:明萬歷二十二年《重修廟記》、明天啟六年《重修廟記》、清康熙二十三年《福緣善果》、清康熙五十年《題名柴花圣母祠》、清乾隆五年《柴花圣母祠山門題記》、清乾隆二十八年《新建月臺記》、清嘉慶四年《重修廟記》、清咸豐二年《重修水神山圣母廟碑記》、清同治六年《流霞閣記》、清光緒二十三年《水神圣母廟》、清光緒二十三年《水神山烈女柴花圣母》。這些碑刻對該廟的描述非常生動,不失為我們現在研究烈女祠的翔實史料。水神山灌木叢生,一到春夏,山花爭艷,碧草如茵;而到了秋天,則是漫山紅葉,層林盡染,如畫境一般。烈女
- 景點介紹
景點推薦
-
得勝堡
得勝堡建于明初,是外長城的重要隘口,京包鐵路與長城在此交匯,晉蒙兩省在此分界。得勝堡以北1公里即是得勝口,是連接口里口外的重要關口。由得勝堡、鎮羌堡、四城堡、得勝月城組成了一個具有邊墻關隘、守關城堡、屯兵鎮城及邊塞馬市的連環堡群。四堡之間相...
-
青磁窯遺址
青瓷窯遺址分布在十里河北岸第二級階地后緣。發現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大同市文化局、大同市博物館聯合進行了考古發掘,出土舊石器1000多件和一批動物化石。石器包括石錘、石鑿、刮削器、尖狀器等,動物...
-
小龍門生態旅游園區
小龍門位于冊田水庫生態旅游風景區下游五公里處,屬陽高縣境內,距市區約60公里。湖水北岸綠樹成蔭,南岸高地上古堡與云天相接。西南陡峭山體間原有寺廟已完全修復,人稱洪門寺。山體向東北方伸出部分有一孔洞,被稱為“象鼻”,對照縣志上的圖,可以看出這...
-
大同土林
大同土林位于大同縣杜莊村, 乘車從市區沿同渾公路往南行駛約20多公里即到,土林與石林不同,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風雨的塑造下,時時在發生著變化,但其整個土林的神韻依然,絲毫不影響其美感度,當地人稱土林為“石板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