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邏
邏
〈動(dòng)〉
(1) (形聲。從辵( ),表示與行走有關(guān),羅聲。本義:巡察,巡邏)
(2) 同本義 [patrol]
邏者數(shù)十騎。——宋·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3) 又如:邏伺(巡羅偵察);邏弋(巡邏);邏守(巡邏守衛(wèi));邏役(巡邏的差役);邏捕(巡察搜捕)
(4) 遮攔 [block]
蛛蝥結(jié)網(wǎng)工遮邏。——黃庭堅(jiān)《演雅》
(5) 又如:邏打(攔截毆打);邏送(捕捉解送);邏惹(招惹);邏楂兒(找岔子)
(6) 用同“捋” [stroke;hold sth.long and rub one's palm along it]
又只見(jiàn)那洞外跳出幾個(gè)小妖,在外邊吆吆喝喝,伸拳邏袖,弄棒拈槍,依舊喜喜歡歡耍了。——《西游記》
(7) 又如:邏袖(捋起袖子)
詞性變化
◎ 邏
邏
〈名〉
邏卒;巡行兵 [patrol]。如:邏兵(邏卒,巡邏的士兵);邏騎(巡邏的騎兵)
康熙字典
邏【酉集下】【辵部】 康熙筆畫:26畫,部外筆畫:19畫
《唐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
郞佐切,羅去聲。《說(shuō)文》巡也。《玉篇》游兵也。《正韻》游偵也。《晉書(shū)·戴洋傳》宜遠(yuǎn)偵邏。
又《集韻》遮也。《正字通》山色環(huán)繞也。《杜甫詩(shī)》雲(yún)山紫邏深。
又《集韻》《韻會(huì)》朗可切《等韻》力可切,
羅上聲。
又《集韻》良何切,音羅。義
同。
說(shuō)文解字
說(shuō)文解字
邏【卷二】【辵部】
巡也。從辵羅聲。郎左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