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紀念碑屹立在通往玉樹市通天河大橋旁。碑體正面刻有原國家主席江澤民親筆題寫的“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八個大字。碑體背面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布赫撰寫的碑文。2000年8月19日揭碑,標志著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正式成立。
紀念碑由...
桑周寺位于青海南部玉樹縣仲達鄉,通天河南岸。前身是一座苯教古剎,名為“仁真敖賽寺”。現存較早的古建筑為“藏娘佛塔·盛德山”,于北宋天圣七年(公元1030年)建成,藏傳佛教界公認藏娘佛塔是藏傳佛教佛塔的精髓,它與尼泊爾的巴耶塔、西藏的白居塔為...
藏娘佛塔位于通天河南岸,距玉樹縣仲達鄉40公里的藏娘村。藏娘佛塔是印度大學者彌底于公元1030年在玉樹境內的通天河流域弘法時所建,距今有970年的歷史。塔高40米,周長200米,是康區較大的佛塔之一。
藏娘村位于玉樹藏族自治州州府玉樹市結古...
長江北源楚瑪爾河流域及周邊地區是中國目前較大一片無人區之一的可可西里。可可西里平均海拔4500米,是中國青藏高原特有野生動物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驢等集中的地區。近年由于非法偷獵者的大量涌入,野生動物的數量急劇減少,當地政府因經費不足,保護野...
覺拉寺位于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覺拉鄉政府所在地。這里有著名的蓮花生大師曾經修行之所——“覺讓吉堅”及身像、藏文字母和手印等。本寺由巴絨噶舉派僧人隆熱帳巴堅先贊始建于1361年,在成就上師、持明巴賴及菩薩化身的恩惠下得到發揚光大。...
邦夏寺為薩迦派元代八思巴所建,位于尕朵鄉南約23公里處,為原當地蒙古族群眾所信奉的薩迦派寺院。元代,這里曾是蒙古族活動的中心地帶之一,現寺院西部通天河對岸有地名“格謝仲莫切”,意為蒙古人子孫的大村鎮,至今存有許多房屋建筑遺址。...
囊謙原始森林即白扎、吉曲和江西林區距玉樹府所在地結古鎮200公里左右,海拔3400—3900米,森林面積17696公頃。森林分布在瀾滄江兩岸,四季常綠、風景如畫。三月末,在青藏高原正值天寒地凍之際,瀾滄江卻清流如帶,兩岸青山滴翠。這時不但景...
班慶寺位于離青海玉樹縣結古鎮28公里的巴塘鄉政府所在地。公元1600多年前,由噶舉派著名高僧、第四世桑吉念巴格萊尖措所創建。建有100多柱的大經堂、護法殿、閉關禪房、活佛寢宮、僧舍和佛塔等,經堂內供有高十幾米的釋迦牟尼鍍金銅佛像等珍貴文物。...
星宿海位于黃河源頭地區,東與扎陵湖相鄰,西與黃河源流瑪曲相接。星宿海地區海拔4000多米,比五岳之首的泰山還高許多。 星宿海,藏語稱為“錯岔”,意思是“花海子”。這里的地形是一個狹長的盆地,東西長30多公里,南北寬10多公里。
唐宋以來,曾...
巴艾涌被稱為中國較全地質公園,而所在的雜多縣是青海高原離西藏南較近之地,號稱中國蟲草、雪豹之鄉。 ...
洛麥葉寺是一個非常殊勝的宏揚佛法的圣地,也是文殊大威德的道場,坐落于四臂瑪哈噶拉自然形成的吉祥之地,也是噶當巴以及噶舉祖師們修行成就的殊勝道場,曾為囊謙國王的四大護國寺之一。...
龍秀寺位于距玉樹縣結古鎮70公里的玉樹縣下拉秀鄉政府所在地,全稱為拉秀龍秀具喜講修法輪洲,海拔4000米左右。傳說公元800多年前,著名瑜伽師拉龍巴多刺殺吐蕃王朗達瑪后逃往玉樹隱居在龍秀時,在原有的一座苯教寺院的基礎上建起了一座寧瑪教帳篷寺...
禪古寺位于青海省玉樹市結古鎮南西航村所在的禪古山腰。“禪古”意為“花石頭”,得名于寺院附近的一塊花色磐石。該寺分上下二寺,相距70米,初有下寺,后有上寺,故以分上下二寺,相距70米,初有下寺,后有上寺,故以下寺為母寺。
禪古寺屬藏傳佛教噶舉...
貢薩寺位于距青海玉樹州治多縣城西9公里、海拔4300米的嘉吉阿尼噶寶山坡上,是12世紀由拔噶舉派的創始人拔達瑪旺秀的心傳弟子秋杰次成幫巴創建,由此產生秋杰活佛轉世系統。...
距今有1000余年歷史的布由嘉國古村落,是典型的元代石木框架結構藏式古建筑。...
瀾滄江又稱湄公河,是著名的國際河流,亞洲第六大河,源于青海,經西藏、云南出國境,南流經柬埔寨于越南的南部注入南海,全程長4 909公里,中國境內河長2 021公里。地理源頭,通常認為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西北,吉富山麓扎阿曲的谷涌曲。...
格戎佛塔,是一座稀有難得的阿育王塔遺址,是2200年前印度孔雀王時期第三世統治者-阿育王皈依佛教后,為了世人都能瞻禮供養佛陀舍利,而在全世界修建的八萬佛塔中的一座。經歷了2000年的風風雨雨,格戎佛塔早已破敗不堪,幸得第八世薩卓仁波切悲憫眾...
卓乃湖是一個音譯過來的地名,藏族同胞把藏羚羊叫:Zu ,卓乃湖就是藏羚羊聚集的地方。卓乃湖位于可可西里國家自然保護區境內,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藏羚羊每年6月至7月集中產仔的主要地區。...
江慶《甘珠爾》石刻經文城始建于1957年初,是“宗巴江丹”和“凱秋”兩個人根據嘉那嘛呢石經城的示范,把江慶《甘珠爾》石經城分成了三條界線,由北向南堆砌成“===”的樣子。
三條界線上各放不同的經文,其中中間界線上主要放《甘珠爾》經文,而上下...
然察大峽谷是通往達那寺的必經之路,峽谷景觀獨特,渾然天成,集“險、秀、雄、奇、幽”于一體,吉曲河穿峽谷奔流而出,峽谷內怪石嶙峋,松、柏及各種灌木在石縫中、懸崖峭壁間傲然而生,其間河水湍急,溪水潺潺,清澈見底,盛夏時節鳥語花香,晚秋之季紅似香...
布喀達坂峰,海拔6860米,位于昆侖山中阿爾格山東端與博卡雷克塔山西頭交接處,在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縣境內,為新疆、青海的界山,地處東經90.9度,北緯36.0度;布喀達坂峰,維吾爾族語意為“野牛嶺”,山峰四周分布著數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
位于通天河大橋南岸,有一塊巨大的巖石,旁邊有幾顆古柏,樹上掛滿經布。相傳,唐僧取經歸來時,路過通天河時,由于忘記了老龜的囑托,老龜把唐僧一行掀下河去,上岸后,他們在此地晾曬淋濕的經卷,誰知經卷上的字都印在石頭上。至今字跡猶存,清晰可辨。...
尕朵覺悟,藏語又稱“覺悟夏尕”,意為“白圣客”,位于青海玉樹州稱多縣雜朵鎮,由主峰和28個環繞的山峰組成,尕朵覺悟雪山主峰海拔5395米。
尕朵覺悟山勢高峻挺拔、氣勢磅礴。主峰終年積雪不化,銀裝素裹,巍峨壯觀。在佛教《甘珠爾》中記述了尕朵覺...
尕藏寺是稱多境內歷史悠久、規模較大的薩迦派寺院。尕藏寺藏語稱“尕藏班覺楞”,意思是“善緣富樂洲”,位于稱文鄉境內,距縣城5公里。
尕藏寺藏語稱“尕藏班覺楞”,意思是“善緣富樂洲”,據傳,公元1265年八思巴返藏,途徑玉樹地區,在嘎哇隆巴(今...
賽康寺,又叫色航寺,藏語稱“賽嘎日茸洛拉頂貢”,意為“白光自宗永固寺”,位于扎朵鄉柯慶溝的賽嘎達則山下去鄉11公里。寺東有賽念日山,寺西是尕朵覺悟山,西北則為賽嘎達則山,寺處三山交界處交通要道.是稱多縣境內規模較大、影響面較廣的格魯派寺院。...
青海省尕爾寺是藏教白教較大的一座寺院。位于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白扎鄉的巴麥村,和西藏交界的地方,距囊謙縣城76公里,距玉樹州州府結古鎮250公里。
尕爾寺是一座直貢噶舉派的寺院,坐落于一座海拔3700多米的高山上,分為上寺和下寺。山的北面全是...
玉樹自古是連接西藏、四川、西寧的交通要道,是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境內以古道和商路為主線,一路的名勝古跡、風土人情,更是多姿多彩,美不勝收。
唐蕃古道即唐朝古都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通往吐蕃邏些(今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的古代通道,藏稱其為“迎佛...
玉樹自古是連接西藏、四川、西寧的交通要道,是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境內以古道和商路為主線,一路的名勝古跡、風土人情,更是多姿多彩,美不勝收。
唐蕃古道即唐朝古都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通往吐蕃邏些(今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的古代通道,藏稱其為“迎佛...
新寨瑪尼堆位于青海省南部的玉樹縣境內,距西寧850多公里,海拔4500米,這是世界上較大的石堆,東西長283米、南北寬74米、高2.5米。瑪尼堆藏語稱“多崩”,意為“10萬經石”。
新寨瑪尼堆的經石據說已達20億之多,這些經石大小不一,形狀...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自然保護區位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西部,總面積450萬公頃。是21世紀初世界上原始生態環境保存較好的自然保護區,也是中國建成的面積較大,海拔較高,野生動物資源較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之一。
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是橫跨青海、新疆、西...
吉然寺,全稱吉然菩提洲,位于離玉樹州府所在地結古鎮25公里的巴塘鄉境內的卓瑪巴雜崖根,因此又名卓瑪巴雜寺,海拔3700多米。吉然寺是吉然家族在此世襲傳承住持弘法而得名。“吉然”是家族姓氏,自稱是吐蕃四大原始氏族之一,早期信奉苯教,到8世紀改...
庫賽湖,位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五道鄉境內,湖區附近是荒漠草原地帶。...
塘熱水溝位于離玉樹縣結古鎮45公里的巴塘鄉政府南面熱水溝里,海拔約3900米,因溝中多溫泉而得名。
巴塘熱水溝谷內曲徑通幽,植物茂盛,野生動物眾多,風景宜人。谷中多溫泉,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可沐浴療病的溫泉水清澈透明,幾十個泉眼若沸若蒸,霧氣...
治多縣鹿場共野生放養馬鹿250多頭,是游客近距離觀賞、拍攝高原珍稀動物的*場地。...
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的索南達杰保護站,海拔4479米,是五個保護站中建設較早、設施齊全的一個。它的名字來自于一個真實的故事:1994年1月18日,治多縣西部工委書記索南達杰為保護藏羚羊,一人同18名偷獵者槍戰,英勇犧牲。死后,他的身體還保持站...
濘吉湖位于離玉樹市約60公里的玉樹縣上拉秀鄉境內,海拔4200米左右,湖面90多平方公里,湖水深處有30米左右。湖水礦化度較高,屬咸水湖,湖中盛產高原裸鯉魚。每逢春夏季節,斑頭雁、魚鷗、赤麻鴨、大天鵝、黑頸鶴等鳥類在此孵卵育雛。
濘吉湖清澈...
地處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西北部的曲麻萊縣通天河峽谷內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夏日寺,始建于公元11世紀初期明朝永樂年間,是通天河上游五大寺院后弘期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寺院之一,幾百年來與高原藏區共同擔當了歷史的風風雨雨。
在2008年底連接曲麻萊縣城...
達那寺座落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吉尼賽鄉麥曲村的一處山坡上,藏語全稱‘達那僧格南宗’,意為馬耳獅子天堡。它是目前中國藏區僅存的一座藏傳佛教葉巴葛舉派的寺院。
達那寺迄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由藏傳佛教著名高僧帕竹噶舉創始人帕摩竹巴的高...
結古寺位于結古北面的山坡上,以建筑宏偉、寺僧眾多、文物豐富、多名僧高徒在我國藏區聞名遐邇。整個寺院依山勢而建,殿堂僧舍錯落有致,高聳于山崗之上。
結古寺的嘛尼石堆聞名于世界,一世嘉那活佛晚年時定居于鎮東新寨村,并在此修建嘛尼堆,人稱“嘉那嘛...
新寨瑪尼堆位于青海省南部的玉樹縣境內,距西寧850多公里,海拔4500米,這是世界上較大的石堆,東西長283米、南北寬74米、高2.5米。瑪尼堆藏語稱“多崩”,意為“10萬經石”。
新寨瑪尼堆的經石據說已達20億之多,這些經石大小不一,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