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湃故居座落于海豐縣中風景秀麗的龍津河東面的海城鎮橋東社,悠悠的龍津水就繞彭家門前流過。彭湃故居坐北向南,面臨龍津河,原始建于清末,主樓雙層,面寬3間12.9米,進深10.9米,前廊子仿西式建筑,樓板加鋪花磚。風火式山墻,總建面積266平方...
甲秀書院位于陸豐縣甲子鎮北門內。甲秀書院建于明代,歷來為粵東文人會萃講學之所。至今院內仍保存著不少歷代的石碑石刻。解放后,人民政府在此興辦中學,是個出人才的地方,省市的許多干部以及各個行業的許多骨干,都在這里念過書。...
蓮花山森林公園旅游區位于海豐縣城北部,距縣城僅10公里。面積5000公頃。其中蓮花山脈的主峰,高1337.3米,銀瓶山主峰高1110.4米。森林公園內物種資源豐富,喬灌樹150多種類,野生藥材40多種,還有許多里奇特的自然景觀。...
赤山約農會舊址在城鄉龍山靈雨庵,與海豐總農會舊址只一墻之隔。赤山農會在該址辦公、接待來訪群眾,召開農會的各種會議。舊址原是靈雨庵,坐北向南,建筑寬三間10.6米,進深6.8米,風火式山墻硬山頂。前面有圍墻圈護。1962年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
汕尾市青銅時代遺址包括寶山樓遺址和后門青銅兵器出土點。其中,寶山樓遺址位于東沖鎮寶山樓村東側谷中的龍崗埔;后門兵器出土點則位于海豐縣后門鎮東南兩公里處。寶山樓遺址距今約2500多年,約為西周至春秋時代。在這里發現了青銅斧、青銅鈴、青銅石簪的...
陸城(東海鎮)是陸豐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陸豐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陸城風景如畫,發源于陸河綠色走廊的螺河從城西滾滾奔流入海,其支流東河自陸城中間穿過,龍山宛如一巨龍雄盤城東,城南是浩瀚大海,整座城依山面海,是一座古老而又充滿勃勃生機的濱...
佛門圣地準堤閣位于海豐縣城東郊兩里許,后依龍山,南橫津水,風景幽美,龍山上巍巍烈士碑、寺閣旁森森翠竹林,都給準堤閣增色不少。準堤閣坐北向南,共占地近2000平方米。大門橫額陽刻“準堤閣”三字,走廊石柱刻有一鶴頂格嵌字聯曰:“準除邪念方離俗,...
彭湃銅像屹立在海豐的紅場原傳聲臺舊址,彭湃(1896-1929),字漢育,廣東海豐人。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中國現代農民運動的先驅。彭湃銅像是1986年塑建,10月28日彭湃烈士誕辰90周年時揭幕。烈士犧牲57年后,終于回到了這里...
原名白云山,因山門的匾額上書刻“海岸*山”五個大字而得名。它座落于汕尾市城區捷勝鎮西2里許,是一座巒嶂重疊、峭壁削立、石嶺逶迤之山。它歷來吸引著中外游人,前來觀賞者不絕,也留下了不少詩詞聯語,惜不少失傳。跨過“通得橋”,經過“開覺路”,繞過...
甲秀書院位于陸豐縣甲子鎮北門內。甲秀書院建于明代,歷來為粵東文人會萃講學之所。至今院內仍保存著不少歷代的石碑石刻。解放后,人民政府在此興辦中學,是個出人才的地方,省市的許多干部以及各個行業的許多骨干,都在這里念過書。擎天石位于甲秀書院的側邊...
位于汕尾市城區捷勝鎮西南一公里許的小山崗。因水土流失嚴重,現成巨石疊壘的小石山,山上有塊面積達20多平方米的扁平如蓋的巨石,與其他10多塊較小之石覆蓋成一個面積達300多平方米的石洞。石洞南北,各有一個2米高、1米寬的巖扉,成為石洞的天然門...
普光寺位於廣東省陸豐市甲子鎮海邊山上,光祥法師始建於1986年,法脈屬臨濟宗。現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禪房、齋堂等建筑,為木石結構。寺內珍藏《大正新修大藏經》一部。普光寺現任方丈光祥法師,43歲,廣東省陸豐縣人,1981年出家,師從新成...
云蓮寺古稱云蓮宮,座落于蓮花山主峰東側海撥500多米高處,地理格局極佳,山勢突兀高聳,苕峣峭拔,巨巖嵯峨,叢林聳秀,天然形勝顯得高聳巍峨,氣勢軒昂。云蓮寺創建于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至今已有357年的歷史。...
方飯亭座落于海豐縣城北郊的五坡嶺上,五坡嶺現屬彭湃中學校址。方飯亭是一座煞有氣派的八角雙層重檐攢尖頂的古亭,坐西北面向東南。方飯亭臺階下幾米處有一塊寬1.5米、長0.5米的大石碑,碑上鐫刻了“一飯千秋”4個金色大字,踏著分5層34級的臺階而...
海豐舊八景:“蓮峰疊翠”、“銀瓶飛瀑”、“龍津漁唱”、“麗江月色”、“萬壽曉鐘”、“鳳河晚渡”、“長沙夜雨”、“海門潮聲”。這八景展現了海豐縣山水的壯秀,風光的奇媚,古跡的神幽。但這八景得名不知何時,命名者不知何人,大約山川靈秀,自然結撰,...
位于陸河縣內。七山二田一分水的陸河縣,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峰,共有7座。海撥763米的火山嶂居于第四,排在烏凸山、茶山崎、雙髯山之后。這些山峰,是綿亙的蓮花山脈的延伸,它們異峰突起,猶如蓮瓣,使陸河縣狀似一朵綠蓮。火山嶂恰好是這朵綠蓮的花心...
陸豐沙溪溫泉景區位于南塘鎮沙溪溫泉臨近深汕高速公路出入口,地理位置優越。溫泉泉水豐富,終年噴涌不絕,水質品位高,據省科技部門檢測化驗,溫泉水質含硫化物等礦物質元素,是優質的健身、醫療資源,溫泉水還適宜水生經濟動物的養殖。...
這里風景俊秀,泉水宗宗。奇花異草,珍禽走獸,古木參天,怪石林立,氣候宜人,自古以來就為廣東省旅游勝地之一,有“世外桃源”之美稱。攝秀峰靈氣,同山水相攜;沐日月光輝,與自然共榮。蓮花山度假村充分顯示“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的旅游、度假、養生...
博美天后宮,位于廣東省“粵東明珠”的汕尾市所轄的陸豐市博美鎮南端。明代洪武年間(1368-1398年)在鎮內南門建造。清代乾隆己巳年(1749年)進行大規模擴建,同時,在天后宮對岸建造—座占地400平方米兩層歇山頂大戲臺,作為慶典祭祀、娛樂...
位于海豐縣小漠鎮南方澳天然海灣的南方澳漁港度假村,是海豐蓮花山度假村的分支機構。這兩處度假村,一山一海,山海互動,構成了粵東旅游較為典型的山海特色。南方澳漁港度假村擁有廣闊的海灘,海濤聲喧,海景無邊。可供沙灘拖大網捕魚,海浴沖浪、沙灘排球、...
玄武山旅游區位于汕尾市陸豐碣石鎮,旅游區內的元山寺建在玄武山南麓,占地15公頃,是佛道兩教合一的宗教活動場所;也是粵東地區一處歷史悠久、馳名海內外尤其是東南亞的名勝古跡,并且是閩南語系百姓的佛教信仰中心。寺內保存有大量寺藏歷史文物,是國家重...
白水石祭瀑布位于螺溪鎮南和村,距螺溪——五華公路2公里處,屬縣一級景區。溪水從淘金坑流出,至此處直落2級石階,飛流直下,落差近200米,如一道白劍斜掛山前,站在觀瀑處,耳邊水聲隆隆,眼前水花飛濺,令人油然而生“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彭湃故居坐落在海豐縣中風景秀麗的龍津河東面的海城鎮橋東社,悠悠的龍津水就繞彭家門前流過。彭湃故居坐北向南,面臨龍津河,始建于清末,主樓兩層,面寬三間12.9米,進深10.9米,前廊仿西式建筑,風火式山墻,總建筑面積266平方米,樓下中間為堂...
紅二師、紅四師紀念亭位于海豐縣,是為紀念一九二七年南昌起義的工農革命軍第二師(通稱紅二師)和廣州起義的工農革命軍第四師(通稱紅四師)勝利會師,與海陸豐工農革命武裝并肩戰斗,參與創建、發展和保衛海陸豐革命根據地,為緬懷其豐功偉績,海豐縣人民政...
清修寺位於廣東省陸豐市,始建於清乾隆元年,光緒、咸豐年間均重修,上一次修整於1985年。寺內有前殿、中殿、觀音殿、兩廂廳房、齋堂等建筑。現清修寺山門及大殿尚存,部分是康熙年間重建時遺留的。...
遮浪半島是紅海灣與碣石灣交接處突入海的一個半島,素稱“粵東麒麟角”。海濱自然景光迷人,山,海,湖,角風光琦旎,區內有唐公墓,鄭祖嬉紀念廟古跡。遮浪半島突入海面,有如屏障似地擋住了東西兩面風浪,在半島兩側不管風向何方,景象迥然不同,當一邊波濤...
金竹寺,位于蓮花山鎮銀瓶山南麓的象嶺上。該寺歷史悠久,距今400多年,明萬歷年間由高僧印宗募建。因象嶺叢生一種金色的竹林,遂名為“金竹庵”。金竹寺附近有眾多自然、人文古跡,是一個集宗教、旅游、消暑的風景名區。...
位于陸豐市仙公埔的蓮峰古寺,曾是海陸豐蘇維埃革命的活動據點,現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參觀。該寺始建于明代萬歷四年(1429年),原址位于海甲山蓮花峰。后遷至仙公埔。該寺不但有明代萬歷四年始建時題刻的“蓮峰古寺”白花崗巖門匾、木質雕像、清代洋燈等...
位于海豐縣梅隴鎮馬福蘭村。馬福蘭村是廣東海豐縣一個典型的南方小村落,共三十來戶人家。丘東平同志在這里度過了他的金色童年,后來投身彭湃同志領導的農民運動。
1910年5月16日,丘東平誕生于這個村莊前列的一間三合房里。這就是牽人心魂的丘東平故...
十二湖海洋生態旅游區位于湖東鎮,面積15平方公里,由十二個天然淡水湖、綠化林帶、三洲澳海灘、無公害蔬菜基地等旅游資源組合而成,該旅游區品位高,發展前景廣闊。...
清云山位于陸豐市河西鎮西北,它包括兩邊的獅山和象山,形成半環抱山麓,東南面有一開闊平地,面積千頃。處于平地仰觀,獅山和象山猶如雄獅、巨象把住清云山口,氣勢威嚴。這里層巒疊蟑、高山流水;獅山和象山上有紫金蓮池、火山巖群、鯰公洞、石龜、天蛙等景...
甲子鎮是一個古老、發達較早的粵東重鎮。原稱甲子門,因港口有大石壁立,排列如門,與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字相符,因此取名甲子。甲子之名,始于西漢、宋元年間。當年,因為戰亂導致“北向南遷”,福建、潮汕及中原一帶人民便搬遷來此聚族而居,到明朝初期,已經...
奎山公園為該市較大的市民休閑公園,奎山公園以山為名,坐落在公園的西北邊,占去公園小半的面積。奎山林木婆娑,鳥語花香,奎山頂處有一處三層的塔亭,可以鳥瞰全市,它的東南面則是半擁著整座奎山的奎山湖。...
潭涌七鄉點農會舊址位于潭西鎮潭東村,是1922年10月中國農民運動革命先烈彭湃、林蘇、余創之等到陸豐下蘆、竹蘆、新香、西門、月山、后山、隴尾圍等七個自然村開展農民運動時的活動場所。現該會舊址是陸豐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有很強的革命傳統教育意...
九廳十八井位于陸河縣河田鎮寶山桐樹下村,是該村彭氏十四世祖騰輝公于清道光年間修建,距今己有100余年的歷史。大屋座北向南一字擺開,很有氣勢。現今的九廳十八井,只有中間的大房大廳保存的比較完整,現在修理為桐樹下村的彭氏祠堂了。而其左邊的三房五...
公平水庫省級鳥類自然保護區位于海豐縣公平鎮東北部郊。公平水庫始建于1959年10月,1960年春竣工。是黃江上游黃羌水、松林水、西坑水、南門水、平東水的匯集處。水庫東北部沿岸是水草豐茂和樹木蓊郁的沼澤地,各地生物餌料豐富,成為鳥類覓食的優良...
位于碣石鎮玄武山麓,占地面積15公頃,風景怡人,文物薈萃,是閩南語系海內外信仰的中心。元山寺是久負盛名的佛教古寺,現為陸豐縣佛教協會所在地。廟宇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明代洪武二十七年改建為玄武廟,明代萬歷五年擴建為元山寺。經明、...
五龍寺位于海豐縣城東鎮,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1923年彭湃在該寺創辦赤山約小學,并在這里開展農民運動。該寺有保存至今完好的清朝海豐籍翰林洪晨孚題聯詩二首,刻于柱上。五龍寺曾于1992年按原貌重修,它位于海豐縣二環路旁...
鳳山祖廟旅游區位于汕尾市區東面的品清湖畔,由通往市中心的海濱大道環繞,東眺嶼仔島。鳳山祖廟始建于明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前后),后又于清乾隆年間擴建,幾百年來香火不斷。鳳山祖廟既是汕尾市著名的風景區,也是粵東地區百姓和沿海漁民朝拜媽祖的地...
位于水唇鎮南進村和坑背村之間。上游集雨面積20多km,常年河水流量較大。瀑布水面寬40多米,瀑布分兩級下落,落差達50多米,水濺石上,形成迷人薄霧,甚為壯觀。上下級瀑布各有一個天然水潭,可供游泳;周圍森林茂密,群山環抱,綠樹成蔭,是游客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