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恩達遺址位于西藏自治區昌都縣北5公里處的昂曲河東岸,東距小恩達鄉800米。遺址分布在小恩達小學一帶的一、二級臺地上,海拔3263米。小恩達遺址面積約1萬平方米。 1986年西藏自治區文管會普查隊首次對遺址進行了調查、試掘。試掘面積60平方...
鹽井鄉的正式名稱是“西藏自治區芒康縣鹽井納西民族鄉”。它地處西藏自治區東南端,位于橫斷山區瀾滄江東岸芒康縣和德欽縣之間,平均海拔2400米左右。東北與四川巴塘相鄰,南與云南德欽接壤,西與西藏左貢縣扎玉、碧土、門孔等相連,氣候相對炎熱,盛產青...
拉烏山是川藏公路318國道西藏芒康境內的一個平緩的山口,在這個山頂有一個比較壯觀的經幡陣,這是目前看到以來較大的,整整占了一個山頭。拉烏山口拔并不高,只有4338米,但站在埡口上如果有天眼的話就可俯看金沙江和瀾滄江了。...
玉曲河是怒江的一條支流,河的兩岸,不時有看起來較肥沃的牧場,牛羊、清稞地、草垛,勞作的藏民,籬藩,構成一幅田園圖畫。...
昌都強巴林寺位于昌都鎮內的昂曲和雜曲兩水交匯處,它巍峨地依附在橫斷山脈之之下,聳立在古冰河切割而成的紅壤層上。該寺是由宗喀巴弟子喜繞松布于公元 1444年創建的。 寺內主佛為強巴(大慈)佛,故對該寺的起名為昌都強巴林寺。
強巴林寺在昌都地區...
莽措湖,位于芒康中部莽嶺鄉境內,國道214線往北66公里處,距芒康縣城90公里。湖面海拔4313米,水域面積20多平方公里。堆確島、堆房島是莽措湖上兩個有個性特色的島嶼。
莽措湖周圍綠草茵茵,遠處雪峰重疊,宛如畫境。湖中的草魚悠然自得,成群...
嘎瑪溝位于西藏自治區定日與定結縣的朋曲下游支流—嘎瑪藏布及其西側谷地,其北界為桑瓊拉→結色拉→宗嘎拉→扎西若嘎,南界為中尼邊界,東自定結縣陳塘村、西抵珠峰,本區位于珠峰自然保護區脫壟溝核心保護區界內。
從谷底嘎瑪河與朋曲河匯合處海拔僅210...
伊日溫泉位于昌都類烏齊縣。伊日溫泉四面環山,山腳是綠草茵茵,野花點點,山上則是茂密的森林,整個溫泉分布在長約100米的狹長地段。風景名勝伊日溫泉是天然的醫療休閑場所。該溫泉海拔3850米,由地殼地質運動所造成,是多種巖溶形成的自然溫泉群,有...
東達山位于西藏左貢縣境內,埡口海拔標高5008米(實際海拔5130米),也被稱為“生命禁區”,一年四季都有雪。是登山愛好者的圣地,山的一邊是奔騰的瀾滄江,山的另一邊是左貢。在東達山,邦達草原氣溫可達攝氏零度以下。可是在瀾滄江和怒江江畔氣溫卻...
怒江72拐在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的八宿縣境內,也是位于川藏南線上昌都邦達至八宿區間,也稱“川藏99道彎”。怒江72拐并不是什么景點,但是幾乎所有首次路過此地的人到達路途制高點時,都會稍做停留。怒江72拐從較低點海拔3100米,一路攀升到至高點...
覺巴山(又稱腳巴山)——位于四川西部的巴塘和西藏東部的左貢,地處橫斷山脈的三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包圍在安久拉山、伯舒拉嶺、拉烏山等群山中。風景名勝覺巴山并不高,埡口的標高也只是3940米,但由于瀾滄江千百年來的深深下切,使得江岸...
昌都日通的谷布神山是康區十八座神山之首,位于昌都縣日通鄉與如意鄉交界處,距縣城40公里。該山是昌都附近比較高的山峰之一,海拔5400米左右,登上峰頂,周圍的群山盡收眼底,確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意境。谷布稱之為“集如谷富瓊普”。傳說...
孜珠寺位于丁青縣覺恩鄉境內的孜珠山上,離縣城約37公里。據說孜珠寺的歷史可追溯到二、三千年以前。孜珠寺是苯教著名高僧羅鄧寧波·仁增康珠于十四世紀中期再度興建和恢復的。“孜珠”意為六座山峰。這里異峰突起,挺拔險峻,怪石嶙峋,禪洞疊疊。由于歷史...
來古冰川是一組冰川的統稱,位于西藏昌都地區八宿縣然烏鎮境內,緊鄰然烏湖。來古冰川為世界三大冰川之一,是帕隆藏布的源頭,冰雪融水流進然烏湖,湖畔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還有很多原始的藏族村落,包括美西、亞隆、若驕、東嘎、雄加和牛馬冰川,該冰川群中亞...
噶瑪寺中國藏傳佛教著名的寺院之一,也稱噶瑪丹薩、噶瑪拉頂寺,它創建于公元1185年,位于西藏東部的昌都縣境內。是藏傳佛教重要派別噶瑪噶舉派的祖寺。噶瑪噶舉教派的名稱是由寺名而來的,該教派是公元1147年著名藏傳佛教學者和領袖噶瑪巴·都松欽巴...
怒江山又名業拉山。怒江山木牌標高4618米,GoogleEarth上的高度4644米,測繪海拔4641米。 怒江山是橫斷山脈的較靠后也是較大的天險,怒江山地處橫斷山脈和青藏高原的結合部,地質活動頻繁,泥石流和大規模的塌方十分常見。 從怒江河...
峽谷位于江達縣同普鄉與波羅鄉交界處,離縣城約25公里。從縣城流來的多曲河向東奔騰而流入金沙江。兩岸雄峰夾峙,懸崖千丈,較高處約100米,較窄處才2.30米,峽谷長約5公里。行駛在谷中,仰望天空,云天一線,奇峰聳峙,形態各異,令人贊嘆不絕。在...
據不完全統計,在昌都縣農牧民中,金銀匠79人,鐵匠351人,其中影響較大的要數扎堆和嘎學的匠人。“扎堆”意為扎曲河上游,具體指金通和翁達崗一帶。扎堆匠人之中的扎青倉和扎窮倉馳名昌都、德格、川甘及拉薩一帶。翁達崗比較著名的工匠是朱巴倉,他家大...
朱葛山位于昌都縣俄洛鄉境內,國道317線上,距縣城約40公里。朱葛山一帶,崇山峻嶺,山清水秀,古木參天,植被極為豐富。國外專家在朱葛山的半山腰上,發現了成片的唐代古柏樹,據科學測量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可謂世界柏樹森中的壽星。這對于研...
...
生欽郎扎神山是康區二十五座佛教神山之一。它位于江達縣崗托鄉境內,距縣城約100公里,其中90公里通汽車。生欽郎扎神山規模較大,騎馬轉一圈需一天的時間。按照傳統的說法,該山約有幾十個參觀點。其中較有特色的景點有:猴子摘帽、山頂結跏跌座的佛像,...
卡瑪多塔林位于類烏齊縣國道317線右側,距縣城25公里。塔林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古木參天、蒼松翠柏、四季常青。在蔥郁翠柏中有一座別致的小經堂,主供蓮花生大師像,左右各豎有幾根高大的轉經筒。傳說,過去這兒有108個塔,現已恢復和修建的塔有幾十...
江達縣的果布白宗山傳說曾為蓮花大師修行過的神山。繞此山徒步轉一圈約三小時左右,沿途有老虎洞、嘎鎢洞、猿人廁所、右旋海螺、蓮花生修行洞、護身佛龕等自然景觀。白宗山風景秀麗,植被保存良好,東北面是茂密的森林和灌木叢林。山腰建有一座小廟,西南面則...
昌都在藏語中是“兩河交匯”的意思,其位于瀾滄江上游谷地之中,是西藏的東部的政治文化中心。這里也恰好是川藏公路的中心點,它東與四川省的德格、白玉隔江相望,東南與云南德欽接壤,西南則與林芝地區毗鄰,而西北與那曲地區相連,北面與青海玉樹相交,自古...
多拉日追位于芒康縣宗西鄉境內,距芒康縣城90公里,傳說這里是文成公主進藏時的一個驛站,她在夢中夢到神佛降臨此地。第二天早上,文成公主燒祈禱,祝愿此地成為神城,從此,此地的石頭都形成了各種佛像,自然成像與人工雕像巧妙結合,形成了一處藝術殿堂,...
在三江流域的廣袤大地上,由于地熱資源異常豐富,涌現出具有各種療效,康復作用的溫泉,包括類烏齊伊日溫泉、昌都縣若巴鄉的王美卡溫泉、江達曲尼多溫泉。曲孜卡溫泉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達美擁是梅里雪山的第三個女兒,玩耍到曲孜卡時,正值人間瘟疫成災...
紅拉山自然保護區距芒康縣城60公里處,1985年確定為自然保護區,1987年至1988年經西藏自治區珍惜野生動物考察隊考察,確認為當地百姓稱之為“準察”的滇金絲猴是世界瀕臨滅絕長類,1992年被西藏列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以紅拉...
長毛嶺養鹿場位于類烏齊縣長毛嶺鄉那登通,海拔3960米,離縣城52公里,通汽車。該地1988年被西藏珍稀野生動物考察隊劃為馬鹿自然保護區。該場始建于1975年,后逐年擴大,現占地3.6平方公里,飼養野生馬鹿120余頭。在養鹿場圈外野鹿至少有...
類烏齊馬鹿自然保護區:位于西藏自治區東北部,昌都地區北部,類烏齊縣西部,西藏類烏齊馬鹿自然保護區成立于1993年,2005年國務院辦公廳批準類烏齊馬鹿自然保護區為國家自然保護區。它集物種與生態保護、科學研究、生態環境科普教育、水源涵養、生態...
仁達摩崖造像位于察雅縣旺布鄉境內丹瑪山崖。當地群眾依據造像而稱之為仁達大日如來殿。造像利用丹瑪山峭壁巖石依山雕鑿而成。分為主供佛大日如來佛,陪襯佛八大隨弟子和兩個女飛天神,附加佛護貝龍王,以及殿堂上部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刻像等。造像下面有吐蕃...
在芒康縣境內,海拔6334米.山頂終年積雪,海拔5000米以上屆寒帶;海拔4000-5000米之間,闊葉樹冠交錯,遮天避日;海拔2000米以下分布著亞熱帶所有的植被類型,有"一山見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景觀....
鹽井鹽田位于芒康縣,海撥3000米左右,緊依瀾滄江,鄉所在兩側都是4000多米的高山。江兩岸鹵水豐富,呈自然泉涌狀而出。人們在各泉眼處壘石固水,形成一處井鹽,然后背取鹵水至江邊低平處,同樣地圍成田,也就是鹽田,讓日光蒸曬,水盡后便是粗鹽,再...
朱角山,海拔4688米,位于拉薩昌都縣城俄洛鄉境內國道317線上,距縣城約40公里。朱角山一帶,崇山峻嶺、山清水秀、古木參天,植被極為豐富。在朱角山對面,有一個稱為作揖卡的壩子,壩中有昌都強巴林寺第四大活佛加拉的夏季避暑圣地。
這里風景優美...
同卡寺同卡寺全稱為桑珠德青林寺,俗稱同卡寺。它位于八宿縣同卡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250公里。同卡寺是由洛巴·江村生格于公元1473年創建的,為西藏政府四大攝政中功德林所屬的一座寺廟。寺內至今珍藏著大量的佛像、刺秀等珍貴文物。
該寺既有古印度...
然烏位于西藏林芝。風景名勝然烏地形呈狹長的凹狀,里面溫泉水汽氤氳,遠遠看去,頗似一個盛著熱水的槽子,而當時時值金秋,田野山坡一片金黃,這個“水槽”怎么看怎像一口銅槽。于是“然烏”這個地名就此傳開了。 然烏境內散布著上百眼溫泉,泉溫較高,且富...
位于芒康縣上鹽井,國道214線旁,占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1855年由法國傳教士創建。教堂所在地百分之八十的村民信奉天主教,現有一位當地藏族神父主持教務,吟誦譯成藏文的《圣經》。信徒由神父取名,名字多與歐洲人相似,喪事也按天主教的儀軌進行...
竹卡——美如鎮所在地,就在瀾滄江大橋的邊上。放眼望去,江岸兩邊都是垂直的絕壁,裸巖畢露,混濁的江水在狹窄絕壁中激蕩奔流。...
幾個模糊不清的狀如人腳印的痕跡高懸在峭壁上,仔細看去每一個“腳印”都巨大如斗。當地有關部門用紅漆在石壁下方寫的一行既像是解釋又像是該處景觀名稱的一行字—“侏羅紀早中期距今一億五千萬年前古脊椎動物活動遺跡”,而當地老鄉早已虔信這是一處圣跡,并...
仁措湖位于八宿縣郭關鄉境內,這里地勢開闊,環境幽靜,綠草茵茵,是良好的天然牧場。由于湖水來源于雪山冰峰,水源充足,一年四季清澈透明。仁措湖面積不算小,需一天時間才能轉一圈。湖中的魚類資源極為豐富,尤其是盛夏之際,大量的魚在碧蘭的湖水中悠閑地...
西藏芒康滇金絲猴國家自然保護區位于西藏芒康縣,中國第二個滇金絲猴國家自然保護區。是中國滇金絲猴重要的分布地之一,已發現滇金絲猴種群數量700余只(2013年)。主要保護對象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滇金絲猴、斑尾榛雞、馬來熊、綠尾虹雉等珍惜瀕危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