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齊恒公為御黃河水所筑。位于孟村自治縣南部的殘堤尚有2米多高,30米寬,自西向東,迤邐曲折。...
鹽山千童祠位于河北省鹽山縣城南25公里,國家2A級景區,滄(州)樂(陵)路西,距滄州市70公里。 千童祠內有東渡堂、泰山堂、友誼堂,記載著秦代方士徐福勇率童男童女、百工巧匠成功東渡及對日本列島的影響。千童鎮,在商、周、戰國時期稱“饒安邑”,...
中國醫藥勝地、中國醫勝扁鵲的故鄉莫州,就在華北平原上的任丘市境內。任丘地處京、津、晉金三角地帶,歷代著名中醫名家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供奉中國十大名醫以及醫圣扁鵲,天下較大的藥王廟就坐落在任丘這塊土地上。它是中國古代醫學,中國中醫學的發源地,...
滄州舊城址坐落在滄州市東20公里滄縣舊州鎮。城內面積約430萬平方米,舊城墻其寬約40米,周長實測7787米。始建于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即浮陽縣城。舊城墻現已殘缺不全,唯西、南兩側還有斷墻五段。舊城內有鐵獅子、鐵錢庫(出土錢文皆崇寧、...
郛堤城位于滄州鹽山縣城關鎮西北4公里處。呈方形,周長2.5公里,占地約31萬平方米。城墻為粘土結構,人工夯筑,城基殘留部分高于地面4至5米,寬7至13米。舊志有關該城的記載不一。有謂建于漢代以前,有謂漢合騎追侯公孫敖御匈奴屯兵之所及其封地。...
滄州民謠:“一文一武,一國寶,一人祖。”文者,是一代文宗紀曉嵐,武者,是滄州乃馳名中外的武術之鄉,國寶指滄州鐵獅,人祖即盤古,盤古遺址就在今滄州市所屬的青縣境內。青縣城南6公里有村曰“大盤古”,村西有座盤古廟。大盤古位于黑龍港河(古黃河故道...
南皮縣城北角有兩尊唐代雕刻的石金剛,每尊為一整塊青石所雕。連座4米,圍可合抱。兩者東、西相向而立,身披鎧甲,形如武將。東者胸前橫锏,雙手合十。西者兩手扶锏柄,以尖觸地。每像一只鼻孔。雕工精致,氣勢雄偉,神色飛舞,為古石雕之珍品。據記載明朝興...
事竟成滑雪場,占地面積300畝,總投資800萬元。除了傳統的單板滑雪和雙板滑雪,還包括滑雪圈和雪地CS等娛樂項目。...
境內南大港農場孔莊子村南有一土墓,傳為清捻軍首領張宗禹之墓。清同治六年1月,張宗禹率西捻軍部在西安東效十里坡高狀。8月,被李鴻章、左宗堂所部圍困于山東境內黃河、運河、徒駭河之間的狹長地帶。向經苦戰,不得突圍,于8月16日在濟陽玉林鎮被清軍放...
河間清真寺位于河北省河間市,是一個清真寺。...
鐵佛寺,位于滄州市偏西南60公里處的東光縣城內,素有“滄州獅子景州塔,東光縣的鐵菩薩”而聞名遐邇。據《東光縣志》記載,鐵佛寺原名“普照寺”,始建于北宋開寶五年(公元973年)。
現今的鐵佛寺以其紅色的山門、紅色的圍墻、紅色的圓柱、紅色的窗欞...
泊頭清真寺位于河北省泊頭市清真街南端,始建于明永樂二年(1404),明嘉靖(1521年-1567年)、萬歷年間(1572年-1620年)重修,明崇禎年間(1627年-1644年)擴建。該寺座西朝東,建筑面積2919.78平方米。寺內院落基本...
肅寧縣,位于河北省中南部,隸屬于河北省滄州市,總面積525平方公里,城區面積10平方公里;總人口33萬,其中城鎮人口10萬。地處滄州市西端,東與河間市交界,北與高陽縣接壤,西與蠡縣為鄰,南與饒陽縣和獻縣毗連。縣境地處北緯38°16′—38°...
位于河間市城關鎮健康路東頭,建于清咸豐六年(1856),因處張莊西側,故名。總堂分為東、西兩個建筑群,占地數畝,樓房十優質產品幢,余皆為平房規模宏大。位于河間城北15公里的三十里鋪,為紀念西漢河間王博士毛萇而建。建于元至正年間(1341—1...
黃驊市南排河鎮后唐村媽祖廟(天妃娘娘廟),由寧波商人于明代修建。此后數百年間,后唐村及周邊地區居民,為祈求出海平安及漁業生產順利,虔誠供奉天妃娘娘,香火一直延續到解放后。媽祖廟位于黃驊市南排河鎮后唐村,相傳媽祖在后唐一帶與漁人共居,引導漁民...
建于清咸豐六年(1856),因處張莊西側,故名。總堂分為東、西兩個建筑群,占地數畝,樓房十優質產品幢,余皆為平房規模宏大。 位于河間城北15公里的三十里鋪,為紀念西漢河間王博士毛萇而建。建于元至正年間(1341—1368)。明、清相繼修葺,...
紀曉嵐文化園位于紀曉嵐故里河北省滄州市滄縣崔爾莊。紀曉嵐是中國一代文宗,名昀,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云,道號觀弈道人。生于清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六月十五日,卒于嘉慶十年(一八零五)二月,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享年八十二歲。紀曉嵐是中國清...
泰山行宮在鹽山縣城東南28公里處的慶云。明洪武七年(1374)建,占地面積達1500平方米。筑有行宮門樓,底層為大拱孔門,頂層為殿宇式建筑,四角飛檐,柱廊環繞。佛殿為倒座式,內有13根明柱。
泰山行宮主體——正殿,進深五間,面闊三間,單檐...
民族英雄馬本齋烈士紀念館位于河北獻縣本齋村北,東西寬60米,南北長100米,占地6000平方米。馬本齋紀念館由展館、塑像、開旗臺、矮墻、大門等組成,紀念館主體部分采用了伊斯蘭風格,紀念館入口設高大的穹窿,墻面上采用典型的伊斯蘭窗及入口穹窿兩...
又名杜林橋。位于滄州滄縣杜林鎮中心,為橫跨滹沱河故道的三孔敞肩拱形石橋。建于明萬歷二十二年(1594),耗白銀2萬兩。清光緒二十年,滹沱河水大發,沖陷西畔大小二孔。光緒三十三年(1907)鄉人王蔭桐用了六年時間重修完工。橋體由三大拱兩小拱組...
滄州沿海有7000多年渤海兩岸成陸過程形成的古貝殼堤,是中國唯一,也是世界現存的較大古貝殼堤之一。黃驊古貝殼堤是世界上三大古貝殼堤之一,位于我市沿海,自西向東分布著6條與岸線基本平行的古貝殼堤。
(1)沈莊--東孫村貝殼堤。該堤位于黃驊市東...
滄州唯一一座山丘——馬騮山又名小山,它形成于2--3萬年第四紀晚期火山噴發,為高于地面7--36米的穹形火山錐(堆積山丘)。小山其勢自南而北又折向西,東西寬約1.5公里,南北長約7公里。馬騮山是中國東部沿海大平原僅有的兩個第四紀晚期火山遺跡...
慶云文廟位于鹽山縣城東南28公里處的慶云。明洪武六年(1373)建。大成殿為文廟主體建筑。殿脊覆翠瓦,脊端臥有磚雕成頭,頂掛鎏金瓦,四角飛檐。內有12根明柱。基地高出地面1.6米。...
滄州市文廟,明初創修,現存大點三座及東西廊,是滄州僅存的明代梁架斗拱結構古建筑,為滄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廟即孔廟,位于滄州市曉市街北端,文廟主體建筑至今仍保留著明代建筑風格,其建筑布局和建筑形式都體現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和精髓,是研究明代建...
清真北大寺位于滄州市區解放中路回民聚居區的中心,是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廣州懷圣寺、泉州清真寺、濟寧清真寺齊名。該寺始建于明朝建文末年,歷時18載,于1420年正式落成。
到清真北大寺旅游,你會看到這座建筑是中西建筑文化的*結合。到清真...
滄州極地冰雪大世界助力北京2022冬奧會,在這里可以領略夢幻般的冰雕藝術,感受魅力冰城魔力,體驗冰上無窮樂趣。展內不僅有精美絕倫的哈爾濱冰雕展品,還有冰上大滑梯、兒童冰池、愛斯基摩人冰屋、冰酒吧多項互動冰雪游樂項目。...
獻縣漢墓群位于滄州獻縣城東云臺山一帶。屬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從現存古墓來看,多集中在河城街和十五級鄉,河城街是漢代河間王的都邑所在地,漢代古墓多是有道理的。古墓有兩個特點,一是幾個大墓集中在一起;二是大墓旁還有小墓,可見墓與墓之間有歷史淵源。...
河北海鹽博物館坐落在河北省黃驊市渤海路中段。黃驊產鹽歷史悠久,自古有著“魚鹽之利雄天下”的優勢,是滄州長蘆鹽場的主產區,長蘆鹽場是我國海鹽產量較大的鹽場,產量約占全國海鹽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市內擁有“國保”單位海豐鎮古制鹽遺址,海豐鎮是宋金時...
武帝臺位于場部東北5公里處。約建于公元前117年。漢武帝劉徹帶領千軍萬馬和數名錦衣大臣來此觀海,筑起一個基高200米的望海臺,后人稱之為“武帝臺”。三國時,劉猛將軍奉旨來此滅蝗,因操勞過度捐軀,后人為了紀念劉猛將煙,在“武帝臺”上建廟,內供...
河間府,昔日是與保定、大名、開封齊名的京南四大名府之一。據記載,河間府署坐北朝南,氣勢雄偉恢弘。現在河間第二中學為原府署遺址所在地。
現在對外開放的河間府署為復建建筑,并且與周遭的府署古文化街、光明戲院、馮國璋將軍第和毛公書院等文物古跡遙相...
金剛亭位于滄州南皮縣城東北角。今縣政府北偏 西300米處,磚木結構,內存唐代石金剛兩尊。l964年,縣人民政府重修,青磚青瓦起脊,前后暢通無壁,各有二明柱,東西壁各開圓拱門。基四周圍水泥臺階四層,基臺長16.2米,寬l2.5米。來南皮者皆慕...
盛泰酒店坐落在滄州渤海新區中捷產業園區核心位置,地處環渤海京津冀經濟圈,臨近黃驊綜合大港。是一座以養生、休閑、高雅為概念的奢華溫泉酒店。30萬平方米的水景面積、68萬平米別墅社區與千畝高爾夫球場翠景交錯環繞,和諧有機的融為一體,風光無限,是...
千童城位于鹽山縣城西南25公里,是徐福東渡扶桑的史發底,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日本佐賀地區的金立神社員神為徐福,每50年一祭的習俗延續到今。鹽山縣成為千童城故里,在中日關系史上有著獨特的地位。千童鎮,在商、周、戰國時期稱為“饒安邑”,意為...
名人植物園是以植物觀賞、科普教育,兼顧歷史名人展示宣傳以及休閑娛樂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名人植物園南北長約500米,東西寬500余米,占地面積26.67公頃,由北京園林古建設計研究院進行規劃設計。園區以山水為主景,以多樣化植物景觀為基調...
歧口炮臺遺址位于黃驊市南排河鎮滄浪渠入海口,一向為戰略要地。現今滄浪渠中心線是北京軍區與濟南軍區的分界線,在入海口處建有軍事觀察哨所一座。遺址是渤海登陸的必經之地,在1900年時八國聯軍由此侵入了北京,為抵御外國侵略者,清政府從東沽炮臺中還...
園內共有大小晨練廣場5個、人工湖3個、大型燈光音樂噴泉2座、橋梁3座、古亭2個。廣場總面積近3萬平方米,水面面積近4萬平方米。園內共種植銀杏、雪松及各類花灌樹木56種,約4500株,綠化面積達8萬平方米。西門廣場是大型音樂燈光旱噴泉,直徑3...
滄州單橋距滄州獻縣城南6公里,橫跨在滹沱河故道上,當地人稱單橋,又名善人橋。整座橋全部用青石砌筑而成,有資料記載全長755.5米,寬9.5米。設計者成功吸收了趙州橋、盧溝橋等古代石拱橋的建筑優點,同時根據地形特征和實際需要,打破了古建筑對稱...
河間西站,站址在河北省河間市興村鎮,郵政編碼062450。建于1996年。離北京西站174公里,離深圳站2198公里,隸屬北京鐵路局北京鐵路分局管轄。現為四等站。客運: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運。貨運:辦理整車貨物發到。...
紀曉嵐墓地坐落在滄縣崔爾莊鎮北村村南約300米處。墓地東、南、西南側是茂密的棗林,北、西北側是打谷場。數株高大的椿、榆、槐樹下有一丘封土,即為紀曉嵐墳塋。墳塋向口朝東,往東約3米處豎立墓碑。墓碑為紀曉嵐下葬時所立原物。墓碑上刻有嘉慶皇帝御制...
青縣青云觀位于滄州市東北的青縣覺道莊,西距青縣縣城20公里。根據有關的資料記載,春秋戰國時期時老子曾此地隱居,授道講學,眾多的人因為仰慕老子的才學,就聚集在這里居住,逐漸形成村落,這個村落就是有名的“道德莊”。元初的時候有個叫“覺道”的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