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林寺位于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的札達縣城,由阿里古格王國僧王益西沃和大譯師仁欽桑布于11世紀建造,是阿里地區較古老的寺院。該寺殿堂有迦薩殿、紅殿(集會殿)、白殿、彌勒殿等。迦薩殿即壇城殿,是主要建筑,里層正中為方殿,象征須彌山,四面各一小殿,...
班公湖海拔4242米,是高原上的內陸湖,大部分位于我國西藏阿里日土縣,小部分在克什米爾地區境內。它的奇特之處在于:湖水由東向西依次為淡水、半咸水、咸水。位于我國境內的湖水水色碧綠,水質好,物產豐美,盛產味美的高原鯉科裂腹裸魚。班公湖藏語稱“...
達瓦措又稱"達娃措",意為"月亮湖",位于中國西藏自治區西部阿里地區措勤縣境內,地處措勤縣北部,湖面海拔4626米,面積1144平方公里。湖區氣候寒冷干燥,年均氣溫0左右,年均降水量200300毫米。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徑流補給。...
阿里地區烈士陵園始建于1972年,園區現有面積28500平方米。分烈士墓區和公墓區兩部分。烈士牧區主要安葬有阿里解放時犧牲的先遣連英烈、民主改革時犧牲的英烈和領導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同志等墓地。孔繁森同志的墓前挽聯,形象的概括了他的一生,也道出...
馬攸木拉山是阿里的一個山口。...
岡仁波欽是岡底斯山的主峰。藏語的意思是“雪山之寶”或“雪圣”。被西藏苯教、佛教、印度教及古耆那教的信奉者尊為神靈之所在的世界中心。相傳它是佛主釋迦牟尼的道場。印度教說它是濕婆大圣的殿堂,佛教中的須彌山便指此山。岡仁波欽峰頂終年冰雪覆蓋,在陽...
東嘎皮央在1992年才被發現的石窟壁畫遺址,位于扎達以北40公里處,是中國迄今發現的規模較大的佛教古窟遺址。東嘎是扎達縣的一個靠山臨水,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莊,在“古格王國”遺址西北約40千米。東嘎石窟散布在東嘎村北面斷崖上,路上能看到山上...
這是在1992年才被發現的石窟壁畫遺址,位于扎達以北40公里處,是中國迄今發現的規模宏大的佛教古窟遺址。東嘎是扎達縣的一個靠山臨水,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莊,在“古格王國”遺址西北約40千米。東嘎石窟散布在東嘎村北面斷崖上,路上能看到山上密密...
“死人溝”是一道峽谷,海拔5000米以上,海拔高達5150米,是新藏公路上非常容易讓人反應的地方,再健壯的人,可以躲得過麻扎、躲得過黑卡、躲得過康西瓦、躲得過甜水海,卻無法躲過在死人溝一品反應的滋味,有些人甚至因此而喪生,似乎這里充滿邪氣,...
科加寺位于阿里普蘭縣中尼邊境村莊,也是尼泊爾進入普蘭的必經之路,經常有許多衣著怪異的異域游客光著腳、提著小鐵筒從這里經過。這些人多是來參拜神山圣湖的外國修行者。如果天氣炎熱,他們常常會在科加寺前的河水里沐浴;如果給他們拍照,他們會很友好很樂...
鹽湖鄉位于拉獅公路沿線一個重要小鎮,在西藏阿里地區革吉縣東北部,距我縣縣城200公里,東與改則縣物瑪鄉相連,北與日土縣熱幫鄉接壤,南與本縣的雄巴鄉相連。下轄羌麥村和羌堆村兩個行政村、7個自然組。...
日土巖畫是一種石刻文化,在人類社會早期發展進程中,人類祖先以石器作為工具,用粗獷、古樸、自然的方法-石刻,來描繪、記錄他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內容,它是人類社會的早期文化現象,是人類先民們給后人的珍貴的文化遺產。近些年,在西藏西部和北部的高海拔...
中外聞名的古格王朝遺址,距扎達縣城18公里的扎布讓區象泉河畔,被眾土林遠遠近近地環抱其中,因其是用取自周圍土林的粘性土壤建筑而成,所以古老城堡的斷壁殘垣與腳下的土林渾然一體,使人難以分辨究竟何為城堡、何為土林。每當朝霞初起或夜幕降臨之時,古...
啟孜峰位于羊八井西北部,在念青唐古拉峰的西南方,窮母岡日峰的東北方,旁邊緊鄰的還有一座叫魯孜的山啟孜峰峰。 啟孜峰海拔6206米,終年極雪,從南面看上去整個山體渾圓,但北面卻陡峭如刀劈一般。這座山峰是西藏奧索卡高山學校的訓練基地。 美麗雄姿...
扎日南木錯(Zhari Namco)西藏自治區第3大湖,亦稱塔熱錯,位于藏北高原南部,阿里地區措勤縣境內,屬東西向構造斷陷湖。它的面積有1023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613米,是一個東西長近54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的大湖。扎日南木錯湖體寬闊...
文布南村,海拔4600米,這個原本與世隔絕的圣湖湖畔的小山村,是西藏高原神秘的古老宗教,苯教的發祥地,象雄王國的腹地。早在松贊干布統一西藏之前,西藏高原曾經分布著幾十個小王國,其中位居當惹雍錯一帶的象雄王國是較為古老的東方文明之一。苯教,作...
浩翰、寧靜、清澈的瑪旁雍錯是世界上多個宗教認定的圣湖,也是亞洲乃至整個世界頗負盛名的湖泊之一。在諸多古經書中,它都被稱為“圣湖”之王。坐落在岡仁波齊東南30千米的瑪旁雍錯湖,海拔4588米,是世界上海拔較高的淡水湖之一,面積400多平方千米...
象泉河谷:藏語名為朗欽藏布,自瑪旁雍錯向西北流出,河谷寬廣,自然風光獨特,為自古肥沃之地,位于阿里扎達境內的古格遺址臨河而立。...
卓瑪拉山口海拔5700米,是岡仁波齊的一座山口,海拔5630米,在參與岡仁波齊的轉山活動中可以途經。游客和信徒經過這里通常會留下一滴血,一束頭發,或者一件衣服,表示告別過去的苦難,開始新生。...
扎達土林位于阿里地區扎達縣境內。扎達土林地貌在地質學上叫河湖相,成因于百萬年的地質變遷。地質學家考證,一百多萬年前,扎達到普蘭之間是個方圓500多公里的大湖,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使湖盆升高,水位線遞減,沖磨出“建筑物”的層高,歷經風雨侵蝕,在壁...
托林寺建于 11 世紀初,位于扎達縣城西北隅,距離武裝部招待所約300米,徒步即可到達。托林,意為“飛翔空中永不墜落”。凝結著印度、尼泊爾和拉達克的工匠的心血,也是三地的建筑和佛像風格的集大成者。古格開國之時,已確定尊崇佛教。當時的藏地佛教...
通稱雪靈山。在普蘭縣圣湖瑪旁雍錯以北。是岡底斯山的主峰,海拔6656米。藏語意為“神靈之山”,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在瑪旁雍錯之北,峰頂四季冰雪覆蓋,山峰四壁對稱,呈圓冠金字塔關,峰上空常是白云繚繞,愈發顯得神秘莫測。轉山一圈距離為51公里...
“干尸洞”,也有人稱它“萬人坑”。洞口盡容一個人進去。這個洞口也是被人挖出來的。洞里森森白骨間,都是鎧甲的殘片和暗紅的箭鏃,它們和人的某些筋骨,粘連在一起。成了一灘灘分辨不清的粘合物,像是角化了的血液。有些骨頭附著已經干枯的皮肉。這就是一種...
雙湖地處恰其阿依特山南坡中山帶,喀納斯西岸,北西走向,呈橢圓狀。由兩個狹長和小湖串聯構成,長1200米,寬度不等,一般在300米左右,面積1.4平方公里。湖周圍是阿勒泰山南坡特有的森林帶,湖水來自恰其阿依特冰川消融的冰川水和當地降水,匯聚成...
獅泉河又名森格藏布,系印度河的上游。流經藏西北干旱高寒區,全長430公里,流域面積2.7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約7億立方米。發源于岡仁波齊峰北側,源頭海拔5164米,為冰緣地帶,下游流入荒漠區。途經革吉、獅泉河鎮等地,在扎西崗與支流噶爾藏布匯...
與淡水的圣湖一路相隔的是咸水湖拉昂錯(Lhanagtso,又名Rakshas,4573米)。拉昂錯湖水呈深藍色,相當咸。周圍沒有植物、沒有牛羊,死氣沉沉,沒有生機,人稱“鬼湖”。一條狹長的小山丘把瑪旁雍錯和東側的拉昂錯分開,有一道水渠(Ga...
納木那尼峰,藏語稱之為“圣母之山”或“神女峰”,位于普蘭縣境內,高7694米,是喜馬拉雅山的主要高峰之一。它就坐落在瑪旁雍錯旁邊,隔湖與北面的岡仁波欽峰遙遙相對。納木那尼峰方圓約200平方千米,主要有六條山脊。山脊線上有數10座6000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