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述有自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祖述:效法或遵循前人的行為和學(xué)說。指效法前人,又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
出處宋·龔頤正《芥隱筆記·作詩祖述有自》:“鏗有‘花逐下山風(fēng)’,杜有‘云逐度溪風(fēng)’,祖述有自,青出于藍(lán)也。”
基礎(chǔ)信息
拼音zǔ shù yǒu zì
注音ㄗㄨˇ ㄕㄨˋ 一ㄡˇ ㄗˋ
感情祖述有自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初出茅廬(意思解釋)
- 八斗之才(意思解釋)
- 逢人只說三分話(意思解釋)
- 舉重若輕(意思解釋)
- 有去無回(意思解釋)
- 敏而好學(xué)(意思解釋)
- 兵無常勢(意思解釋)
- 毀于一旦(意思解釋)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釋)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釋)
- 心急如焚(意思解釋)
- 安眉帶眼(意思解釋)
- 信以為真(意思解釋)
- 罄竹難書(意思解釋)
- 款學(xué)寡聞(意思解釋)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釋)
- 古往今來(意思解釋)
- 家破人亡(意思解釋)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釋)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釋)
- 唯利是圖(意思解釋)
- 淺見薄識(意思解釋)
- 欲速則不達(dá)(意思解釋)
- 妨功害能(意思解釋)
- 對牛彈琴(意思解釋)
- 落荒而逃(意思解釋)
- 背義忘恩(意思解釋)
- 奇技淫巧(意思解釋)
※ 祖述有自的意思解釋、祖述有自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wǎng)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 成語 | 解釋 |
|---|---|
| 聾者之歌 | 聾者學(xué)人唱歌,卻聽不到歌聲,無以自樂。形容模仿別人的行為,實際上并不了解其中真義。 |
| 力小任重 | 能力小,負(fù)擔(dān)重。猶言力不勝任。 |
|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 憂慮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 惡衣惡食 | 惡: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 揮霍無度 | 任意花錢沒有節(jié)制。揮霍;亦作“揮攉”。搖手稱揮;反手稱攉。引申為任意花錢。度:限度。 |
| 掉以輕心 | 掉:原意為搖擺;現(xiàn)只表示一種動作;無實義;輕心:漫不經(jīng)心。對事情采取輕率的漫不經(jīng)心的態(tài)度;不認(rèn)真當(dāng)回事。 |
| 閉關(guān)自守 | 守:防守。封閉關(guān)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來。也比喻因循守舊;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響。 |
| 穩(wěn)操勝券 | 穩(wěn):穩(wěn)當(dāng)?shù)兀徊伲耗弥徽莆铡7€(wěn)穩(wěn)地拿著勝利的憑證。比喻有勝利的把握。 |
| 詐奸不及 | 猶言十分奸詐。 |
| 逆來順受 | 逆:不順;順:順從;受:忍受。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不作反抗。 |
| 昂藏七尺 | 指軒昂偉岸的男子漢。 |
| 夷為平地 | 夷:拉平,鏟平。鏟平使成一塊平地。 |
| 己溺己饑 |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zé)任。 |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 |
| 半夜三更 | 三更:舊時一夜分為五更;半夜子時為三更;即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 |
|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 禮壞樂缺 |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guī)范;樂:教化的規(guī)范;缺:殘破,廢缺。形容社會綱紀(jì)紊亂,動蕩不安。 |
| 胡支扯葉 | 見“胡枝扯葉”。 |
| 笑貌聲音 | 笑貌:表情;聲音:談吐。指人的言談、態(tài)度等。 |
| 故態(tài)復(fù)萌 |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fù)。指原來的舊習(xí)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 妙語連珠 | 連珠:串珠;像珠子一樣一個接一個串接著。巧妙風(fēng)趣的話一個接一個。 |
| 顯親揚名 | 顯:使顯赫;揚:傳揚。使父母宗族顯耀;張揚自己的聲譽(yù)。指中舉、立功、做官的榮耀。 |
| 鷸蚌相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 似曾相識 | 好象曾經(jīng)見過。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xiàn)。 |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說話、作文章嚴(yán)謹(jǐn)慎重。斟酌:考慮;推敲。 |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也作“動人心弦”。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 |
| 困獸猶斗 | 困獸:被圍困的野獸;猶:還、仍;斗:搏斗。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搏斗。比喻陷于絕境的失敗者還要頑抗。 |
| 以夷制夷 | 夷: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nèi)部矛盾;使其相互沖突;削弱其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