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聞行知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尊:尊重。重視聽到的意見,實行已懂的道理。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董仲舒傳》:“曾子曰:‘尊其所聞,則高明矣;行其所知,則光大矣。’”
基礎信息
拼音zūn wén xíng zhī
注音ㄗㄨㄣ ㄨㄣˊ ㄒ一ㄥˊ ㄓ
感情尊聞行知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輪扁斫輪(意思解釋)
- 全科人兒(意思解釋)
- 令人神往(意思解釋)
- 首身分離(意思解釋)
- 匡亂反正(意思解釋)
- 炙手可熱(意思解釋)
- 如法炮制(意思解釋)
- 春風風人(意思解釋)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意思解釋)
- 朝令夕改(意思解釋)
- 懸崖勒馬(意思解釋)
- 反老還童(意思解釋)
- 見危致命(意思解釋)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釋)
- 隳肝瀝膽(意思解釋)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釋)
- 興高采烈(意思解釋)
- 異寶奇珍(意思解釋)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意思解釋)
- 滿園春色(意思解釋)
- 春去冬來(意思解釋)
- 風聲鶴唳(意思解釋)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意思解釋)
- 粉墨登場(意思解釋)
- 忙不擇價(意思解釋)
- 知往鑒今(意思解釋)
- 男大當婚(意思解釋)
- 雞口牛后(意思解釋)
※ 尊聞行知的意思解釋、尊聞行知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 成語 | 解釋 |
|---|---|
| 易放難收 | 話說出去容易,收回來就難了。 |
| 離世遁上 | 超脫世俗,回避君上。 |
| 德重恩弘 |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廣大。形容普施恩德。 |
| 落葉歸根 | 樹葉落到樹根旁。比喻事物有一定的歸宿。多指客居異鄉的人;最終還是要回歸本鄉本土。 |
| 憂喜交集 | |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 |
| 難以置信 | 不容易相信。 |
| 烏合之眾 | 合:聚合;眾;許多人。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
| 八荒之外 | 八面荒遠的地方以外。形容極其曠遠。 |
| 趕盡殺絕 | 驅除干凈;徹底消滅。比喻殘忍狠毒;不留余地。 |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頭頂上沒有一片瓦,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禍事卻會接踵而至。 |
| 出頭露面 | 在人多的場合公開出現;也指在眾人面前出風頭表現自己;又常因出現于公共場合而出名。還指出面活動、做事、講話。 |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語。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雜的世界。 |
| 讜言直聲 | 讜言:公正的言論;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氣壯的言論。 |
| 飽食暖衣 | 吃的飽;穿的暖;生活富足;無憂無慮。 |
| 赴湯蹈火 | 赴:去;走向;湯:開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
| 散帶衡門 |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 |
| 綿里藏針 | 綿絮里邊藏著針。比喻外表溫柔;內心尖刻厲害;也比喻柔中有剛。 |
| 雙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勝景。 |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婆心:老婆婆的心腸;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 |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規;引申為尋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談、技藝、事情等離奇;超出尋常。 |
| 背鄉離井 | 指遠離家鄉,流落他方。 |
| 意料之外 | 沒有想到的。 |
| 滿面春風 | 春風:春天溫暖的風。本指春風拂面;溫暖宜人。現指心情喜悅;滿臉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 |
| 霜露之悲 | 對父母先祖的悲思。 |
| 薪盡火滅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滅了。比喻死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