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辭寶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比喻拒絕接受別人的珍貴物品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15年》:“宋人得玉,獻諸司城子罕,子罕弗收。獻玉者曰:……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
基礎信息
拼音zǐ hǎn cí bǎo
注音ㄗˇ ㄏㄢˇ ㄘˊ ㄅㄠˇ
感情子罕辭寶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不貪為寶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逆道亂常(意思解釋)
- 目光短淺(意思解釋)
- 如履薄冰(意思解釋)
- 勢力之交(意思解釋)
- 照葫蘆畫瓢(意思解釋)
- 明爭暗斗(意思解釋)
- 珠宮貝闕(意思解釋)
- 神出鬼入(意思解釋)
- 營私舞弊(意思解釋)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釋)
- 千絲萬縷(意思解釋)
- 婆婆媽媽(意思解釋)
- 國無寧日(意思解釋)
- 雷霆萬鈞(意思解釋)
- 東施效顰(意思解釋)
- 讀書種子(意思解釋)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釋)
- 一竅不通(意思解釋)
- 兵戎相見(意思解釋)
- 綿里藏針(意思解釋)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釋)
- 汲汲顧影(意思解釋)
- 不寧唯是(意思解釋)
- 坐以待斃(意思解釋)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釋)
- 當頭棒喝(意思解釋)
- 今古奇觀(意思解釋)
- 華不再揚(意思解釋)
※ 子罕辭寶的意思解釋、子罕辭寶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 成語 | 解釋 |
|---|---|
| 經史子集 | 經:經書,儒家經典;史:史書;子:諸子百家著作;集:文集。指古代的經典著作。泛指古代典籍。 |
| 說東道西 | 沒有中心地隨意說。 |
| 新仇舊恨 | 新仇加舊恨。形容仇恨深。 |
| 旦夕之間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間,形容在很短時間內。 |
| 有膽有識 | 既有膽量又有見識。 |
| 炙手可熱 | 炙:烤。熱得燙手。比喻氣焰盛;權勢大。 |
| 名重一時 |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受到廣泛重視。亦作“名震一時”、“名得當時”、“名噪一時”、“名傾一時”。 |
| 九霄云外 | 九霄:天的最高處。比喻無限高遠的地方。 |
| 一干二凈 | 形容非常干凈;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 |
| 兢兢戰戰 | 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戰戰:畏懼的樣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 |
| 營私舞弊 | 營:謀求;舞:玩弄;弊:壞事。為了謀求私利而玩弄欺騙手段;違法亂紀。 |
| 雞胸龜背 | 凸胸駝背。 |
| 國無寧日 | 寧:安寧。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 |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 |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 諸葛亮: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
| 分工合作 | 眾人各司其責,共同從事工作。 |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 | 征:征戰;蕩:掃蕩。形容轉戰南北,奮勇殺敵。 |
| 膽大心小 | 形容辦事果斷,考慮周密。 |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結束。逼得毫無辦法;不得不如此。 |
| 通時合變 | 同“通權達變”。 |
| 形影相隨 |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形容關系密切;永不分離。 |
| 氣味相投 | 氣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來。指人思想作風相同;彼此很合得來。 |
| 足不出門 | 同“足不出戶”。 |
| 壯心不已 | 指有抱負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壯志仍不衰減。壯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 有志竟成 | 竟:終于。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 |
|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最好是避開。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
| 師嚴道尊 | 為師之道要尊貴、莊嚴。《禮記 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宋 韓淲《澗泉日記》:“鄭康成事馬融,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弟傳授于玄……漢之師道尊嚴如此。” |
| 東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