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柯作伐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執:拿著;柯:斧頭柄;伐:采伐。手執斧頭去采伐。指給人做媒。
出處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此十三妹所以挺身出來,給安龍媒、張金鳳二人執柯作伐的一番苦心孤詣也。”
例子周親家家,就是靜齋先生執柯作伐。(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
基礎信息
拼音zhí kē zuò fá
注音ㄓˊ ㄎㄜ ㄗㄨㄛˋ ㄈㄚˊ
繁體執柯作伐
感情執柯作伐是中性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指為人做媒。
謎語為人做媒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喜笑顏開(意思解釋)
- 旁若無人(意思解釋)
- 不折不扣(意思解釋)
- 敬業樂群(意思解釋)
- 戶限為穿(意思解釋)
- 志在千里(意思解釋)
- 連編累牘(意思解釋)
- 時易世變(意思解釋)
- 土木形骸(意思解釋)
- 反老還童(意思解釋)
- 萬馬奔騰(意思解釋)
- 穩操勝券(意思解釋)
- 困而不學(意思解釋)
- 將寡兵微(意思解釋)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釋)
- 妻兒老少(意思解釋)
- 赴湯蹈火(意思解釋)
- 孝子賢孫(意思解釋)
- 共商國是(意思解釋)
- 定國安邦(意思解釋)
- 家無儋石(意思解釋)
- 心煩意亂(意思解釋)
- 滿園春色(意思解釋)
- 如癡如醉(意思解釋)
- 手不釋書(意思解釋)
- 穩如泰山(意思解釋)
- 短壽促命(意思解釋)
- 通時合變(意思解釋)
※ 執柯作伐的意思解釋、執柯作伐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 成語 | 解釋 |
|---|---|
| 初出茅廬 | 茅廬:草屋。原意指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接受邀請;就任軍師;首戰用計火燒博望坡;大敗曹兵;立下了戰功。后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工作崗位;缺乏經驗。 |
| 齊頭并進 | 幾支隊伍并行前進。也指幾個事情同時展開。 |
| 逸游自恣 | 逸:安閑;自恣:放縱自己。安閑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縱自己。 |
| 損人不利己 | 損害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好處。 |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 |
| 角巾素服 | |
| 時至運來 | 時機來了,運氣也有了轉機。指由逆境轉為順境。 |
| 昂藏七尺 | 指軒昂偉岸的男子漢。 |
| 民不畏死 | 畏:懼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氣慨。 |
| 扶搖直上 | 扶搖:迅猛盤旋而上的旋風。乘著大旋風之勢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線上升。有時也比喻官職提升得很快。 |
| 偶一為之 | 偶:偶爾;偶然;為:做;干;之:代詞;代某件事。偶爾做一回。 |
| 妻兒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負擔。 |
| 死不開口 | 至死也不說話。指緘口不言 |
| 死對頭 |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 |
| 事與愿違 | 事實與愿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
| 分工合作 | 眾人各司其責,共同從事工作。 |
| 粉墨登場 | 粉墨: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指化裝后登臺演戲。比喻喬裝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臺。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戲一樣活動。 |
| 足衣足食 | 衣食豐足。指生活富裕。 |
| 空腹高心 | 腹內空虛而目空一切。形容并無真才實學。 |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 |
| 心小志大 | 辦事小心,抱負遠大。 |
| 意料之外 | 沒有想到的。 |
| 眾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為大家所敬仰。 |
| 無所畏懼 | 畏懼:害怕。沒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 騰聲飛實 | 傳揚名聲與功業。謂使名實俱得傳揚。 |
| 他山之石 | 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錯誤的外力。 |
| 久假不歸 | 假:借;歸:歸還。本指長期借用一直不歸還。后指長期告假不回來。 |
| 解甲歸田 | 解:脫下;甲:鎧甲。脫掉軍裝;回家種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