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戇窳惰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愚戇:無知不明事理;窳:懶惰。形容愚昧而又懶惰。
出處春秋·齊·管仲《管子·水地》:“故其民愚戇而好貞,輕疾而易死。”
例子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南面》:“是以愚戇窳惰之民,苦小費而忘大利也。”
基礎信息
拼音yú zhuàng yǔ duò
注音ㄩˊ ㄓㄨㄤˋ ㄩˇ ㄉㄨㄛˋ
感情愚戇窳惰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不可勝舉(意思解釋)
- 支支吾吾(意思解釋)
- 百川歸海(意思解釋)
- 褒善貶惡(意思解釋)
- 鴻鵠將至(意思解釋)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意思解釋)
- 官僚主義(意思解釋)
- 囊螢照雪(意思解釋)
- 冠絕一時(意思解釋)
- 揚威耀武(意思解釋)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釋)
- 風和日麗(意思解釋)
- 狹路相逢(意思解釋)
- 交臂歷指(意思解釋)
- 打情賣笑(意思解釋)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釋)
- 會少離多(意思解釋)
- 超然絕俗(意思解釋)
- 敗德辱行(意思解釋)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釋)
- 呼風喚雨(意思解釋)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釋)
- 薪盡火滅(意思解釋)
- 面授機宜(意思解釋)
- 馳魂宕魄(意思解釋)
- 坑坑洼洼(意思解釋)
- 大勢所趨(意思解釋)
- 千里命駕(意思解釋)
※ 愚戇窳惰的意思解釋、愚戇窳惰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 成語 | 解釋 |
|---|---|
| 舍安就危 | 舍:放棄;就:趨,從。舍棄安逸而趨于危險。形容違背常情,不理智。 |
| 短褐不全 | 短褐:粗麻布短衣。粗布短衣還破舊不完整。形容生活貧苦。 |
| 強取豪奪 | 憑強力或權勢奪取。 |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
| 鬼怕惡人 | 比喻兇惡的人懼怕更兇惡者。 |
| 乘風破浪 | 乘:趁著。趁著順風;破浪前進。比喻志向遠大;氣魄雄偉;不怕困難;奮勇前進;多含施展遠大抱負之意。也作“乘長風破萬里浪”、“長風破浪”。 |
| 嫁狗隨狗 | 比喻女子只能順從丈夫。 |
| 自我批評 |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點等。 |
| 香草美人 | 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 |
| 八荒之外 | 八面荒遠的地方以外。形容極其曠遠。 |
| 營私舞弊 | 營:謀求;舞:玩弄;弊:壞事。為了謀求私利而玩弄欺騙手段;違法亂紀。 |
| 十羊九牧 |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賦稅剝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無所適從。 |
| 揚威耀武 | 見“揚威曜武”。 |
| 困而不學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預:預先,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立:成就;廢:敗壞。不論做什么事,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
| 救經引足 | 經:自縊,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比喻做的事與愿望相違背。 |
| 偶一為之 | 偶:偶爾;偶然;為:做;干;之:代詞;代某件事。偶爾做一回。 |
| 滿招損,謙受益 | 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可以得到益處。 |
| 有目共睹 | 睹:看見。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形容極其明顯。 |
| 羊質虎皮 | 質: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
| 雷大雨小 | 比喻說得多,做得少,聲勢很大,實效很小。 |
| 坐以待斃 | 待:等待;斃:死。坐著等死。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 |
| 偶語棄市 | 偶語:相對私語;棄市:在鬧市執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對私語也會遭到殺身之禍。 |
| 背鄉離井 | 指遠離家鄉,流落他方。 |
| 霜露之悲 | 對父母先祖的悲思。 |
| 以夷制夷 | 夷: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使其相互沖突;削弱其力量。 |
| 走過場 | 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卻不實干。 |
| 慢條斯理 | 形容說話做事動作緩慢;不慌不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