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時救弊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匡正時政的弊病。
出處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六:“及唐元宗時,宰相姚元崇直奏十事,可以坐銷患害,立致升平,惟慮至尊,未能留意。醫時救弊 ,無出于斯!”
基礎信息
拼音yī shí jiù bì
注音一 ㄕˊ ㄐ一ㄡˋ ㄅ一ˋ
繁體醫時捄弊
感情醫時救弊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治理國家。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意思解釋)
- 秣馬厲兵(意思解釋)
- 照葫蘆畫瓢(意思解釋)
- 和風細雨(意思解釋)
- 繩鋸木斷(意思解釋)
- 喜新厭舊(意思解釋)
- 經緯天下(意思解釋)
- 觸目皆是(意思解釋)
- 親上成親(意思解釋)
- 魚死網破(意思解釋)
- 鬼頭鬼腦(意思解釋)
- 罄竹難書(意思解釋)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釋)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釋)
- 女扮男裝(意思解釋)
- 討價還價(意思解釋)
- 斗水活鱗(意思解釋)
- 各盡所能,按勞分配(意思解釋)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釋)
- 樹欲靜而風不止(意思解釋)
- 結纓伏劍(意思解釋)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釋)
- 聰明才智(意思解釋)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釋)
- 前仆后繼(意思解釋)
- 從天而降(意思解釋)
- 愛毛反裘(意思解釋)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釋)
※ 醫時救弊的意思解釋、醫時救弊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 成語 | 解釋 |
|---|---|
| 滿山遍野 | 布滿山嶺田野。形容數量多或范圍廣。 |
| 自強不息 | 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 大樹將軍 | 原指東漢馮異。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 |
| 擦肩而過 | 擦:挨。挨著肩而溜走。指沒有抓住機會。 |
| 流離顛沛 | 由于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
|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 逢:遭遇,遇見。比喻交戰或競技的雙方本領相當,不相上下。 |
| 各行各業 |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 |
| 定國安邦 | 邦:國家。治理和保衛國家,使國家安定穩固。 |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 諸葛亮: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
| 兵微將寡 | 微、寡:少。兵少將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 閑情逸趣 | 同“閑情逸致”。 |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 信口開河 | 隨口亂說一氣。指說話沒有根據;不可靠。信口:隨口;開河:指說話時嘴唇張合。 |
| 天網恢恢 | 比喻作惡的人一定難逃懲罰。 |
| 汲汲顧影 | 惶惶然自顧其影,孤苦失望的樣子。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洋洋得意的樣子。 |
| 剛愎自用 | 剛:強硬。愎:固執;任性。剛愎:倔強固執;不接受別人的意見。自用:自以為是。固執任性;自以為是。 |
| 如火如荼 | 荼:音圖。像火一樣紅;像茅草花一樣白。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 |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作出不適宜的舉動。乎:古漢語虛詞;無詞匯意義;所以: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 |
| 冒失鬼 | 言語、舉動魯莽、輕率的人。 |
| 亡魂失魄 | 魂、魄: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
| 土生土長 | 當地生長的。 |
|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 鮑魚:咸魚;肆:店鋪。如同進入咸魚店,時間一長就聞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環境對人的熏染和影響。 |
| 對牛彈琴 | ①比喻對蠢人談論高深的道理;白費口舌(主要譏笑聽話的人聽不出所以)。②比喻說話時不看對象(主要譏諷說話的人);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對外行人說內行話。常含有徒勞無功或諷刺對方愚蠢之意。 |
| 鑿壁偷光 | 在墻上鑿開一個小孔;偷借鄰家的燈光讀書。形容在艱苦的條件下仍堅持刻苦學習。 |
| 驚惶失措 | 失措:舉止失去常態。驚慌惶恐;舉止失去常態。 |
| 好來好去 | 善始善終。 |
| 古為今用 | 指批判地繼承一切優秀的文化遺產;使它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
| 解甲休兵 | 見“解甲休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