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手充耳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袖手:藏手于袖中;充耳:塞住耳朵。指不聞不問,漠然置之。
出處清·夏燮《中西紀(jì)事·江上議款》:“既不能誓師討賊,視其力之所能為,則當(dāng)袖手充耳,姑聽命于發(fā)蹤指示之人。”
基礎(chǔ)信息
拼音xiù shǒu chōng ěr
注音ㄒ一ㄡˋ ㄕㄡˇ ㄔㄨㄥ ㄦˇ
感情袖手充耳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近義詞袖手旁觀、充耳不聞、漠然置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坐薪懸膽(意思解釋)
- 師心自是(意思解釋)
- 力所能及(意思解釋)
- 當(dāng)仁不讓(意思解釋)
- 寸步不離(意思解釋)
- 頓挫抑揚(yáng)(意思解釋)
- 目不轉(zhuǎn)睛(意思解釋)
- 色中餓鬼(意思解釋)
- 驚鴻艷影(意思解釋)
- 讜言直聲(意思解釋)
- 雞胸龜背(意思解釋)
- 閑情逸致(意思解釋)
- 愛毛反裘(意思解釋)
- 密鑼緊鼓(意思解釋)
- 千真萬確(意思解釋)
- 滿面春風(fēng)(意思解釋)
- 東道主(意思解釋)
- 惹是生非(意思解釋)
- 西學(xué)東漸(意思解釋)
- 致知格物(意思解釋)
- 除惡務(wù)本(意思解釋)
- 金蟬脫殼(意思解釋)
- 表面文章(意思解釋)
- 為萬安計(jì)(意思解釋)
- 聲色狗馬(意思解釋)
- 持之以恒(意思解釋)
- 云游天下(意思解釋)
- 懲惡勸善(意思解釋)
※ 袖手充耳的意思解釋、袖手充耳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wǎng)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 成語 | 解釋 |
|---|---|
| 枝對葉比 | 枝葉相對并列。比喻駢體文對偶句式。 |
| 哀而不傷 | 哀:悲哀;傷:傷害;妨害;悲痛過分。①感情適度;悲哀而不過度傷心。后用來形容詩歌;音樂等含優(yōu)雅哀調(diào);卻又感情適度而不過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適度或無傷大雅。 |
| 學(xué)而時習(xí)之 | 學(xué)過的內(nèi)容要經(jīng)常復(fù)習(xí)它。 |
| 推三阻四 | 找各種借口推托、阻撓。 |
| 遁入空門 | 遁:逃遁;空門:指佛教,因佛教認(rèn)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開塵世而入佛門。 |
| 藏形匿影 | 藏、匿:隱藏。隱藏形跡,不露真相。 |
| 以毒攻毒 | 攻:治。用毒藥治病毒。喻指用對方使用的厲害手段制服對方。 |
| 不能自拔 | 拔:擺脫。不能將自己拔出來。指陷進(jìn)很深的境地;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 |
| 比眾不同 | 與大家相比,大不一樣。 |
| 遺世絕俗 | 遺世:遺棄世間之事。脫離社會獨(dú)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來。 |
| 羊質(zhì)虎皮 | 質(zhì):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fā)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qiáng)大而實(shí)際上很膽小。 |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yáng)教化的人。 |
| 熱氣騰騰 | 熱氣:溫度高的氣體;騰騰:氣體不斷上升的樣子。原意為熱氣盛大。比喻情緒高漲;氣氛熱烈。 |
| 無影無蹤 | 蹤:蹤跡。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東西。形容對情況清楚得就像指點(diǎn)掌上的東西;給人看一樣。比喻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 |
| 背鄉(xiāng)離井 | 指遠(yuǎn)離家鄉(xiāng),流落他方。 |
| 諸如此類 |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指與上述同類的。諸:一些;許多;如:像。 |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也作“動人心弦”。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 |
| 過甚其詞 | 話說得太過分;與實(shí)際不相符。 |
| 有志竟成 | 竟:終于。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 |
| 喬太守亂點(diǎn)鴛鴦譜 | 鴛鴦:鳥名,比喻夫妻。喬太守審理案件時將錯就錯,亂點(diǎn)鴛鴦,將三對夫妻相互錯配。比喻胡亂指揮。 |
| 淺見薄識 | 淺見:膚淺的見解。形容見聞不廣,知識貧乏。 |
|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fēng) |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
| 牛頭不對馬嘴 |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
| 振聾發(fā)聵 | 使聾子都受到振動和醒悟(發(fā):開啟;聵:耳聾)。比喻喚醒糊涂、麻木的人。 |
| 飽學(xué)之士 | 飽學(xué):學(xué)識淵博。指學(xué)識淵博的人。 |
| 池魚之殃 | 比喻因牽連而無端遭到的禍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