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凡蹈故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襲:因襲;蹈:蹈襲。因襲俗套,循蹈舊軌。
出處明·方孝孺《與舒君書》:“世人或不察其立辭之說,而徒取其所謂襲凡蹈故,綴緝成篇者。”
基礎信息
拼音xí fán dǎo gù
注音ㄒ一ˊ ㄈㄢˊ ㄉㄠˇ ㄍㄨˋ
繁體襲凡蹈故
感情襲凡蹈故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李代桃僵(意思解釋)
- 來去無蹤(意思解釋)
- 干干脆脆(意思解釋)
- 殺手锏(意思解釋)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意思解釋)
- 普天同慶(意思解釋)
- 溝滿壕平(意思解釋)
- 犀牛望月(意思解釋)
- 河魚腹疾(意思解釋)
- 奇才異能(意思解釋)
- 倒懸之危(意思解釋)
- 庖丁解牛(意思解釋)
- 風俗人情(意思解釋)
- 氣象萬千(意思解釋)
- 絆腳石(意思解釋)
- 閑情逸致(意思解釋)
- 顧景慚形(意思解釋)
- 迫不得已(意思解釋)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釋)
- 會少離多(意思解釋)
- 當頭棒喝(意思解釋)
- 雅俗共賞(意思解釋)
- 歐風美雨(意思解釋)
- 過甚其詞(意思解釋)
- 舉足輕重(意思解釋)
- 臉黃肌瘦(意思解釋)
- 末大必折(意思解釋)
- 扯旗放炮(意思解釋)
※ 襲凡蹈故的意思解釋、襲凡蹈故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 成語 | 解釋 |
|---|---|
| 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 將:將領;受:接受。將領遠征在外可以相機作戰,不必事先請戰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戰。 |
| 謹小慎微 | 原指對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謹慎小心的態度;形容非常謹慎。現指對細小的問題過分小心;流于畏縮。 |
| 泥牛入海 | 泥塑的牛進入大海中就會化掉。比喻一去不返;杳無音信。 |
| 鐵郭金城 | 比喻設防堅固的城池。 |
| 同病相憐 | 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憐:憐惜。 |
| 鍥而不舍 | 鍥: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學習有恒心。 |
| 發綜指示 | 獵人發現野獸的蹤跡,指示獵狗跟蹤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縱指揮。 |
| 勢力之交 | 勢:權勢;交:交往。為權勢利益進行的交往。指趨炎附勢的朋友。 |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
| 空費詞說 | 說的話別人不聽,等于白說。 |
| 兵無常勢 | 兵:戰爭;常:常規、不變;勢:形勢。指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指根據敵情采取靈活對策。 |
| 算盡錙銖 | 算:計算;錙銖:舊制1兩=4錙,1兩=24銖,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指苛斂錢財。 |
| 因噎廢食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廢:停止;食:吃。因吃東西卡過喉嚨;從此就停止吃東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 結駟連騎 | 隨從、車馬眾多。形容排場闊綽。 |
| 巧上加巧 | 指一時湊巧或指人更加靈巧。 |
| 隳肝瀝膽 | 隳:毀壞;瀝:液體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誠無比。 |
| 鴻儒碩學 | 鴻儒:大儒;碩學:有很多學問的人。泛指學識淵博、造詣很深的學者。 |
| 發號施令 | 發、施:發布;下達;號:號令、命令。發布命令;下達指示;進行指揮。 |
|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 逢:遭遇,遇見。比喻交戰或競技的雙方本領相當,不相上下。 |
| 抱恨黃泉 | 黃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陰間。心懷遺憾離開人世,死有遺恨。 |
| 十惡不赦 | 十惡: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
| 死對頭 |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 |
| 滿園春色 | 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 |
| 散言碎語 | 猶言閑言碎語。 |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 人盡其才 | 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才能。盡:全部用出。 |
| 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爭事端。 |
| 他山之石 | 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錯誤的外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