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心吐膽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同“吐肝露膽”。
出處宋·朱熹《答劉季章書》:“日用之間,應事接物,直是判斷得直截分明,而推以及人,吐心吐膽,亦只如此,更無回互。”
基礎信息
拼音tǔ xīn tǔ dǎn
注音ㄊㄨˇ ㄒ一ㄣ ㄊㄨˇ ㄉㄢˇ
繁體吐心吐膽
感情吐心吐膽是中性詞。
用法作定語、狀語;用于比喻句。
近義詞傾心吐膽、吐肝露膽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鬼哭神嚎(意思解釋)
- 卑諂足恭(意思解釋)
- 不敢茍同(意思解釋)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意思解釋)
- 志在千里(意思解釋)
- 飲水思源(意思解釋)
- 進道若退(意思解釋)
- 己溺己饑(意思解釋)
- 作壁上觀(意思解釋)
- 令人滿意(意思解釋)
- 陽春白雪(意思解釋)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釋)
- 恐后爭先(意思解釋)
- 東施效顰(意思解釋)
- 唇槍舌劍(意思解釋)
- 叫苦連天(意思解釋)
- 從天而降(意思解釋)
- 樂以忘憂(意思解釋)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釋)
- 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意思解釋)
- 剛愎自用(意思解釋)
- 耳聰目明(意思解釋)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釋)
- 不問青紅皂白(意思解釋)
- 惹是生非(意思解釋)
- 他山之石(意思解釋)
- 天下為一(意思解釋)
-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意思解釋)
※ 吐心吐膽的意思解釋、吐心吐膽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 成語 | 解釋 |
|---|---|
| 為民請命 | 請命:請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當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當權者陳述困難,提出要求。 |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給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
| 杜絕言路 | 杜絕:斷絕,阻塞;言路:進言之路。堵塞和斷絕一切進言之路,指不納諫言。 |
| 喟然長嘆 | 喟然:嘆氣的樣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嘆氣。 |
| 以弱制強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斃強”。 |
| 風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 |
| 經緯天地 | 經:絲織品的直線;緯:絲織品的橫線。形容人的才能極大,能經營天下,治理國政。 |
| 分路揚鑣 | 揚鑣:指驅馬前進。分路而行。比喻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 拔茅連茹 | 茅:白茅,一種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
| 善游者溺 | 會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因此而惹禍。 |
| 量能授官 | 根據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官職。 |
| 半夜三更 | 三更:舊時一夜分為五更;半夜子時為三更;即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 |
| 各盡所能,按勞分配 | |
| 樹欲靜而風不止 | 樹要靜止,風卻不停地刮著。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 經史百子 | 經:經學,經書,儒家經典著作。史:史學,史書。百子:諸子百家之學。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 |
| 將功折罪 | 將:拿;用;折:抵償。用功勞來抵償罪過。 |
| 如癡如醉 | 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 將:統率,指揮。比喻越多越好。 |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 | 征:征戰;蕩:掃蕩。形容轉戰南北,奮勇殺敵。 |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
| 萬變不離其宗 | 宗:宗旨、目的。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其本質或目的不變。 |
| 義不容辭 | 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
| 戰不旋踵 | 旋:轉。踵:腳后跟。打仗時不向后轉。形容勇猛向前。 |
| 壯心不已 | 指有抱負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壯志仍不衰減。壯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覺能力。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對刺激沒有感覺。形容思想不敏銳;對事物反應遲鈍;漠不關心。 |
| 窮愁潦倒 | 窮愁:窮困愁傷。潦倒:頹喪,失意。形容貧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樣子。亦作“羈愁潦倒”、“潦倒窮愁”。 |
| 聰明伶俐 | 伶俐:靈活。形容小孩子頭腦靈活;記憶力和理解力強。 |
| 揮戈反日 | 揮舞兵器,趕回太陽。比喻排除困難,扭轉危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