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告投杼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比喻流言數傳能使人信而轉疑。
出處《戰國策·秦策二》:“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逾墻而走。
例子魯迅《書信集·致李康中》:“然而三告投杼,賢母生疑。千夫所指,無疾而死。”
基礎信息
拼音sān gào tóu zhù
注音ㄙㄢ ㄍㄠˋ ㄊㄡˊ ㄓㄨˋ
感情三告投杼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斗雞走狗(意思解釋)
- 人面獸心(意思解釋)
- 壞法亂紀(意思解釋)
- 學而不厭(意思解釋)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釋)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意思解釋)
- 團團轉(意思解釋)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意思解釋)
- 骨肉之親(意思解釋)
- 斷香零玉(意思解釋)
-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意思解釋)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釋)
- 倒裳索領(意思解釋)
- 經史百子(意思解釋)
- 馬牛其風(意思解釋)
- 遺世絕俗(意思解釋)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釋)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釋)
- 迷離惝恍(意思解釋)
- 背鄉離井(意思解釋)
- 出師不利(意思解釋)
- 過甚其詞(意思解釋)
- 困獸猶斗(意思解釋)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釋)
- 面授機宜(意思解釋)
- 精兵強將(意思解釋)
- 橫拖倒扯(意思解釋)
- 朝升暮合(意思解釋)
※ 三告投杼的意思解釋、三告投杼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 成語 | 解釋 |
|---|---|
| 居功自滿 | 居功:自恃有功;滿:滿足。自以為有功勞而驕傲自大。 |
| 用心竭力 | 用盡心計和力量。 |
| 殺手锏 | 喻指取勝的絕招。 |
| 酒囊飯袋 | 囊:口袋。裝酒裝飯的口袋。喻指只會喝酒吃飯而毫無能力的人。 |
| 狐死首丘 | 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 |
| 南轅北轍 |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
| 眾喣山動 | 眾人吹氣,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眾喣漂山”。 |
| 逸游自恣 | 逸:安閑;自恣:放縱自己。安閑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縱自己。 |
| 荒淫無恥 | 荒淫:貪酒好色。生活糜爛;不知羞恥。 |
| 舊地重游 | 重新來到曾經居住或游覽過的地方。 |
| 寸步不離 | 寸步:極短的距離。一步也不離開。①形容兩個人總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離很近;不離前后左右。 |
| 秣馬厲兵 | 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準備戰斗。 |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氣。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語不合很生氣。 |
| 舉善薦賢 | 賢:胡才能,有道德的。保舉推薦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禍事卻會接踵而至。 |
| 驚心動魄 | 原指作品文辭優美;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形容令人震驚、感動、緊張之極。 |
| 倒懸之危 | 倒懸:象人被倒掛著一樣。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體。形體象土木一樣。比喻人的本來面目,不加修飾。 |
| 不得而知 | 得:能夠。無從知道。 |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話就說。 |
| 離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 |
| 室邇人遙 | 見“室邇人遠”。 |
| 樹欲靜而風不止 | 樹要靜止,風卻不停地刮著。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 動魄驚心 | 使人神魂震驚。原指文辭優美,意境深遠,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
| 安閑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適。安靜清閑,感到非常舒適。 |
| 一竅不通 | 竅:洞;這里指心竅。一竅都不是貫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閉塞、愚鈍。 |
| 戰戰業業 | 戒慎畏懼貌。 |
| 手不釋書 | 猶手不釋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