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邪歸正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去掉邪惡,歸于正道。
出處《三國志 蜀志 后主傳》:“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漢中,營沔北陽平石馬。”裴松之注引《諸葛亮集》載后主劉禪詔曰:“有能棄邪從正,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國有常典,封寵大小,各有品限。”
例子哥哥你說的是壯士言,到京師見帝王,則要你去邪歸正為良將,治國安邦萬人講。元·劉元卿《降桑椹》第三折
基礎信息
拼音qù xié guī zhèng
注音ㄑㄨˋ ㄒ一ㄝˊ ㄍㄨㄟ ㄓㄥˋ
繁體去邪歸正
感情去邪歸正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改邪歸正
英語break away from evil ways and return to a virtuous way(be on the straight)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一手遮天(意思解釋)
- 此一時彼一時(意思解釋)
- 憂喜交集(意思解釋)
- 浪費筆墨(意思解釋)
- 牛口之下(意思解釋)
- 白日見鬼(意思解釋)
- 肝膽欲碎(意思解釋)
- 遁入空門(意思解釋)
- 懸崖勒馬(意思解釋)
- 官僚主義(意思解釋)
- 自食其果(意思解釋)
- 反面無情(意思解釋)
- 結駟連騎(意思解釋)
-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釋)
- 衣錦還鄉(意思解釋)
- 各行各業(意思解釋)
- 通今達古(意思解釋)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釋)
- 聰明才智(意思解釋)
- 顯親揚名(意思解釋)
- 飛蛾撲火(意思解釋)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釋)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釋)
- 鷸蚌相爭(意思解釋)
- 出師不利(意思解釋)
- 一覽無余(意思解釋)
- 餓殍遍野(意思解釋)
- 天下為一(意思解釋)
※ 去邪歸正的意思解釋、去邪歸正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 成語 | 解釋 |
|---|---|
| 披肝瀝膽 | 披:披露;瀝:滴下。露出肝臟;滴出膽汁。比喻真心對待;傾吐心里話。也形容十分忠誠。 |
| 假公濟私 | 假:借;濟:補益;助。假借公家的名義來謀取個人利益。 |
| 綽有余裕 | 形容態度從容,不慌不忙的樣子。后也指能力、財力足夠而有剩余。 |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遠大。 |
| 出頭露面 | 在人多的場合公開出現;也指在眾人面前出風頭表現自己;又常因出現于公共場合而出名。還指出面活動、做事、講話。 |
| 到此為止 | 以這里為界限。 |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 |
| 魚死網破 | 不是魚死;就是網破。指拼個你死我活。 |
| 今是昨非 | 現在是對的;過去錯了。 |
| 惡醉強酒 | 強:硬要。怕醉卻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 口墜天花 | 據《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序品》載,佛祖說法,感動天神,“六欲諸天及天子眾,以天福力雨種種華:優缽羅華,波頭摩華……于虛空中繽紛亂墜”,“天華亂墜滿虛空,眾香普熏于大會”。后遂以“口墜天花”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華,同“花”。 |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計自己的能力。指辦事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 橫七豎八 | 有的橫著;有的豎著。形容雜亂無章;沒有條理。 |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醫術高明。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 |
| 念茲在茲 | 念:思念;記念;茲:此;這個。念念不忘某件事。 |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向后退縮。 |
| 惴惴不安 | 指擔心害怕(惴惴:恐懼、擔憂的樣子)。 |
| 可有可無 |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 |
| 半新不舊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舊。 |
|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 鴛鴦:鳥名,比喻夫妻。喬太守審理案件時將錯就錯,亂點鴛鴦,將三對夫妻相互錯配。比喻胡亂指揮。 |
| 為虎作倀 | 被老虎咬死的人變成鬼;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這種鬼叫作“倀”。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 |
| 東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 轟轟烈烈 | 轟轟:像聲詞;形容巨大聲響;烈烈:火焰盛燃的樣子。形容聲勢浩大;氣勢雄偉。 |
| 憐香惜玉 | 憐、惜:愛護;愛憐;香、玉:比喻美女。比喻男子對美女的溫存、憐愛。 |
| 群山四應 | 應:應和。四面群山紛紛響應。比喻一聲號召,人們群起響應。 |
| 流風馀俗 | 遺留的風氣、習俗。 |
| 踵趾相接 | 謂腳跡相連。形容人數眾多,接連不斷。 |
| 有機可乘 | 機:機會;乘:趁。有空子可鉆。指客觀上提供了可以用來達到某種目的的機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