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之不恭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卻:推辭;謝絕。指對別人的邀請、贈與等;如果拒絕接受;就顯得不恭敬。
出處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下》:“‘卻之卻之為不恭’,何哉?”
例子我們覺得卻之不恭,只好讓他勞駕。(鄒韜奮《經歷 慘淡經營之后》)
基礎信息
拼音què zhī bù gōng
注音ㄑㄩㄝˋ ㄓ ㄅㄨˋ ㄍㄨㄥ
繁體卻之不恭
正音“之”,不能讀作“zī”。
感情卻之不恭是中性詞。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常與受之有愧連用。
辨形“恭”,不能寫作“公”。
謎語別客氣
近義詞受之有愧、盛情難卻
反義詞置之不理
英語It is impolite to decline.
俄語и отказаться неудобно
日語辭退するのは失禮(しつれい)である
法語le refuser serait manquer de respect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翹尾巴(意思解釋)
- 取長補短(意思解釋)
- 逢人只說三分話(意思解釋)
- 曉以大義(意思解釋)
- 八荒之外(意思解釋)
- 志在千里(意思解釋)
- 營私舞弊(意思解釋)
- 百無一是(意思解釋)
- 色中餓鬼(意思解釋)
- 夷為平地(意思解釋)
- 團團轉(意思解釋)
- 黃雀銜環(意思解釋)
- 抱恨黃泉(意思解釋)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意思解釋)
- 舉直錯枉(意思解釋)
- 聰明反被聰明誤(意思解釋)
- 目無全牛(意思解釋)
- 空話連篇(意思解釋)
- 離奇古怪(意思解釋)
- 無稽之談(意思解釋)
- 平地一聲雷(意思解釋)
- 牛驥同槽(意思解釋)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釋)
- 諸如此類(意思解釋)
- 華不再揚(意思解釋)
- 窮愁潦倒(意思解釋)
- 餓殍滿道(意思解釋)
- 腹心相照(意思解釋)
※ 卻之不恭的意思解釋、卻之不恭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 成語 | 解釋 |
|---|---|
| 地地道道 | 真正的,夠標準的。 |
| 醋海翻波 | 醋:比喻嫉妒。比喻男女間因愛情而引起的糾葛。 |
| 不驕不躁 | 驕:驕傲;躁:急躁。不驕傲;不急躁。 |
| 走馬觀花 | 騎在跑著的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觀察了解。走:跑。 |
| 空谷傳聲 |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發出音響;立即可以聽到回聲。比喻很快有所反響。 |
| 神出鬼入 | 出:出現。象神鬼那樣出沒無常。形容出沒無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動變化迅速。 |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 語不驚人 | 語:言語,也指文句。語句平淡,沒有令人震驚的地方。 |
| 指天誓日 | 指著蒼天;對著太陽發誓。表示態度堅定或忠誠。 |
| 救經引足 | 經:自縊,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比喻做的事與愿望相違背。 |
| 祖傳秘方 | 指祖先遺傳下來的秘密配方。 |
| 赴湯蹈火 | 赴:去;走向;湯:開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
| 十惡不赦 | 十惡: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
| 目無全牛 |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
| 運籌帷幄 | 運籌:籌劃;策劃。帷幄:軍中營帳。原指在營帳中謀劃制定作戰的方法策略。 |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向后退縮。 |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東西。形容對情況清楚得就像指點掌上的東西;給人看一樣。比喻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 過門不入 | 經過家門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職守,公而忘私。 |
| 背鄉離井 | 指遠離家鄉,流落他方。 |
| 千真萬確 | 真:真實;確:確實。形容情況非常確實。 |
| 移日卜夜 | 指晝夜相繼。 |
| 有志竟成 | 竟:終于。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 |
| 暴露無遺 | 暴露:顯露;顯現;遺:遺漏。全部、徹底地暴露了出來;沒有絲毫遺漏。 |
| 光怪陸離 | 光怪:奇異的光彩;陸離:色彩繁雜。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 |
| 轟轟烈烈 | 轟轟:像聲詞;形容巨大聲響;烈烈:火焰盛燃的樣子。形容聲勢浩大;氣勢雄偉。 |
| 現實主義 | 注重事實或現實,反對一切不切實際或空想的性格 |
| 角巾東路 | 《晉書·羊祜傳》:“嘗與從弟琇書曰:‘既定邊事,當角巾東路,歸故里,為容棺之墟。’”意謂辭官退隱,登東歸之路。后用以為歸隱的典故。 |
| 政通人和 | 政事通達;人心和順。形容國家穩定;人民安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