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百諷一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形容規諷正道的言辭遠遠及不上勸誘奢靡的言辭。意在使人警戒,但結果卻適得其反。
出處《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揚雄以為靡麗之賦,勸百而諷一,猶馳騁鄭衛之聲,曲終而奏雅,不已虧乎?”
例子梁啟超《譯印政治小說序》:“視莊言危論,往往有過,殆未可以勸百諷一而輕薄之也。”
基礎信息
拼音quàn bǎi fěng yī
注音ㄑㄨㄢˋ ㄅㄞˇ ㄈㄥˇ 一
繁體勸百諷一
感情勸百諷一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方法不對頭。
近義詞諷一勸百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說東道西(意思解釋)
- 知無不言,言無不聽(意思解釋)
- 暴發戶(意思解釋)
- 曉以大義(意思解釋)
- 遺形藏志(意思解釋)
- 有權有勢(意思解釋)
- 前腳后腳(意思解釋)
- 陽春白雪(意思解釋)
- 珠玉之論(意思解釋)
- 心煩意亂(意思解釋)
- 饑不擇食(意思解釋)
- 熱氣騰騰(意思解釋)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釋)
- 樂以忘憂(意思解釋)
- 唯利是圖(意思解釋)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釋)
- 紛紅駭綠(意思解釋)
- 師嚴道尊(意思解釋)
- 豁然開朗(意思解釋)
- 餓殍滿道(意思解釋)
- 神不知鬼不覺(意思解釋)
- 小巫見大巫(意思解釋)
- 暗香疏影(意思解釋)
- 一枕黃粱(意思解釋)
- 足履實地(意思解釋)
- 豈有此理(意思解釋)
- 心猿意馬(意思解釋)
- 聞所不聞(意思解釋)
※ 勸百諷一的意思解釋、勸百諷一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 成語 | 解釋 |
|---|---|
| 物美價廉 | 廉:便宜。東西價錢便宜,質量又好。 |
| 自拔來歸 | 拔:擺脫,離開。自覺離開惡劣環境,歸向光明。指敵方人員投奔過來。 |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 價值千金的皮衣,決非一只狐貍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積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
| 無妄之災 | 無妄:意想不到的。意外的災禍或平白無故受到的損害、牽連。 |
| 一視同仁 | 視:看待;仁:仁愛。用博大的仁愛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獸。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親疏。 |
| 嚴陣以待 | 嚴:嚴肅整齊;嚴陣:整齊嚴正的陣勢。擺好陣勢等待著。指做好充分戰斗準備;等著敵人。 |
| 四書五經 | 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典。 |
| 仁義道德 |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 |
| 歸十歸一 | 謂有條有理。 |
| 囚首垢面 | 象監獄里的犯人,好久沒有理發和洗臉。形容不注意清潔、修飾。 |
| 粗制濫造 | 粗:粗糙;濫:過多而不加以節制。原指產品制作粗糙;只求數量;不顧質量。現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講求質量。 |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 畫地為牢,議不入 | 議:議論。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 理直氣壯 | 直:正確、合理、充分;氣壯:氣勢旺盛。理由正確、充分;說話的氣勢就很盛。 |
| 白首之心 | 老年時的壯志。 |
| 珠還合浦 |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
| 閑情逸趣 | 同“閑情逸致”。 |
| 如癡如醉 | 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
| 古里古怪 | 怪異、奇特。 |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 綠林強盜 | 指山林的強盜。 |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同“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 脫口而出 | 指話語未經思索;隨口而言。脫口:不加思索地開口說。 |
| 面授機宜 | 面:當面;授:教;傳授;機宜:適應時機的對策、辦法。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 |
| 張徨失措 | 見“張皇失措”。 |
| 精兵強將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將領。形容戰斗力很強的將士。 |
| 今夕何夕 |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贊嘆語。謂此是良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