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肝瀝膽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披:披露;瀝:滴下。露出肝臟;滴出膽汁。比喻真心對待;傾吐心里話。也形容十分忠誠。
出處唐 劉賁《應(yīng)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機(jī),兆存亡之變者,臣清披肝瀝膽,為陛下別白而重言之。”
例子我每遇著我所敬愛而知心的人,就喜歡披肝瀝膽地暢談。(鄒韜奮《經(jīng)歷 初出茅廬》)
基礎(chǔ)信息
拼音pī gān lì dǎn
注音ㄆ一 ㄍㄢ ㄌ一ˋ ㄉㄢˇ
繁體披肝瀝膽
正音“披”,不能讀作“pēi”。
感情披肝瀝膽是褒義詞。
用法聯(lián)合式;作賓語、狀語;含褒義。
辨形“瀝”,不能寫作“裂”。
辨析披肝瀝膽和“肝膽相照”;都形容對人忠誠。但“肝膽相照”中的“相”字;表示“對人”或“相互之間”;而披肝瀝膽無“相”字;可用于表示個人對集體、對人民、對黨、對祖國的忠誠。
近義詞誠心誠意、肝膽相照
反義詞爾虞我詐、勾心斗角
英語speak without reserve
俄語раскрывáть сердце
日語肝膽(かんたん)を披瀝(ひれき)する
德語aus nichts einen Hehl machen(jm das Herz ausschütten)
法語franc,sincère et dévoué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是非口舌(意思解釋)
- 橫眉冷對千夫指(意思解釋)
- 隔靴搔癢(意思解釋)
- 存而不議(意思解釋)
- 喟然長嘆(意思解釋)
- 來蹤去跡(意思解釋)
- 玉卮無當(dāng)(意思解釋)
- 算盡錙銖(意思解釋)
- 巧上加巧(意思解釋)
- 大張旗鼓(意思解釋)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釋)
- 生公說法(意思解釋)
- 陽春白雪(意思解釋)
- 家無儋石(意思解釋)
- 風(fēng)虎云龍(意思解釋)
- 閑情逸致(意思解釋)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釋)
- 從天而降(意思解釋)
- 不合時宜(意思解釋)
- 無影無蹤(意思解釋)
- 斷章截句(意思解釋)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意思解釋)
- 一剎那(意思解釋)
- 眾所瞻望(意思解釋)
- 洗耳恭聽(意思解釋)
- 驕傲自滿(意思解釋)
- 歲寒三友(意思解釋)
- 茍合取容(意思解釋)
※ 披肝瀝膽的意思解釋、披肝瀝膽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wǎng)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 成語 | 解釋 |
|---|---|
| 奉命惟謹(jǐn) | 形容嚴(yán)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違背。 |
| 有膽有識 | 既有膽量又有見識。 |
| 溝滿壕平 | 形容飽滿。 |
| 苦口之藥 | 苦口:口味苦。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比喻尖銳的批評,聽起來覺得不舒服,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 |
| 走南闖北 | 指走過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闖蕩。 |
| 形影相吊 |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相互慰問。形容非常孤單;沒有伴侶。吊:慰問。 |
| 敢不承命 | 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 |
| 陽春白雪 | 陽春;白雪:是戰(zhàn)國時代楚國的藝術(shù)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后來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xué)藝術(shù)。 |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 |
| 著手成春 | 著手:動手接觸。指詩歌格調(diào)自然清新。后比喻醫(yī)術(shù)高明。 |
| 閑情逸趣 | 同“閑情逸致”。 |
| 如癡如醉 | 形容神態(tài)失常,失去自制。 |
| 忙不擇價 | 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 |
| 無稽之談 | 稽:音機(jī);查考;談:話語;傳言。沒有根據(jù)的說法。 |
| 念茲在茲 | 念:思念;記念;茲:此;這個。念念不忘某件事。 |
| 綠林強(qiáng)盜 | 指山林的強(qiáng)盜。 |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辦公或?qū)徖戆讣Y(jié)束。現(xiàn)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向后退縮。 |
| 故態(tài)復(fù)萌 |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fù)。指原來的舊習(xí)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 過甚其詞 | 話說得太過分;與實際不相符。 |
| 為虎作倀 | 被老虎咬死的人變成鬼;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這種鬼叫作“倀”。比喻充當(dāng)惡人的幫兇。 |
| 止戈興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戰(zhàn)爭,施行仁政。 |
| 大勢所趨 | 大勢:總體局勢;趨:向、往。整個局勢發(fā)展的趨向。 |
| 慢條斯理 | 形容說話做事動作緩慢;不慌不忙。 |
| 聲馳千里 | 馳:傳揚(yáng)。名聲遠(yuǎn)播。形容聲望很高。 |
| 意惹情牽 | 惹:引起。牽:牽掛。引起情感上的纏綿牽掛。 |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比喻按照實際情況變化而做出相應(yīng)的變化。 |
| 見所不見 | 見“見所未見”。 |
| 拔毛連茹 | 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jìn)許多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