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盡力,死而后已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恭敬勤謹,盡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為止。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后出師表》:“臣鞠躬盡力,死而后已,至于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例子宋·文天祥《指南錄》后序:“所謂誓不與賊俱生,所謂鞠躬盡力,死而后已,亦義也。”
基礎(chǔ)信息
拼音jú gōng jìn lì,sǐ ér hòu yǐ
注音ㄐㄨˊ ㄍㄨㄥ ㄐ一ㄣˋ ㄌ一ˋ,ㄙˇ ㄦˊ ㄏㄡˋ 一ˇ
繁體鞠躬盡力,死而後已
感情鞠躬盡力,死而后已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指恭敬謹慎。
近義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英語bend one's back to the task until one's dying day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禍絕福連(意思解釋)
- 烏合之眾(意思解釋)
- 如臂使指(意思解釋)
- 壓歲錢(意思解釋)
- 八荒之外(意思解釋)
- 爭先恐后(意思解釋)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意思解釋)
- 倒懸之危(意思解釋)
- 閉關(guān)自守(意思解釋)
- 進道若退(意思解釋)
- 色中餓鬼(意思解釋)
- 吃不了兜著走(意思解釋)
- 救經(jīng)引足(意思解釋)
- 弟子孩兒(意思解釋)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釋)
- 風和日麗(意思解釋)
- 拔茅連茹(意思解釋)
- 陽春白雪(意思解釋)
- 匡謬正俗(意思解釋)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意思解釋)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釋)
- 舞刀躍馬(意思解釋)
- 分門別類(意思解釋)
- 一條龍(意思解釋)
- 超然絕俗(意思解釋)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釋)
- 偶語棄市(意思解釋)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釋)
※ 鞠躬盡力,死而后已的意思解釋、鞠躬盡力,死而后已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wǎng)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 成語 | 解釋 |
|---|---|
| 爐火純青 | 純:純粹;青:藍色的;純青:爐火的溫度達到最高點。相傳道家煉丹;到爐子里的火焰從紅色轉(zhuǎn)成純青色的時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功夫造詣已達到了精湛、純熟、完美的地步。 |
| 革風易俗 | 改變風氣和習俗。 |
| 月明千里 | 月光普照大地。后多用作友人或戀人相隔遙遠,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 |
| 聞聲相思 | 聲:名聲。指思慕、欽仰有聲望的人。 |
| 卑諂足恭 | 卑:低下;諂:巴結(jié)奉承;足:音“巨”,過分;恭:恭順。低聲下氣,阿諛逢迎,過分恭順,取媚于人。 |
| 來去無蹤 | 蹤:腳印。來時去時都看不見蹤影。形容出沒極為迅速或隱秘。 |
| 敬業(yè)樂群 | 專心學習,和同學融洽相處。 |
| 知無不言,言無不聽 | 說的人,凡是知道的無不說出,聽的人,沒有一句話不接受。 |
| 一視同仁 | 視:看待;仁:仁愛。用博大的仁愛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獸。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親疏。 |
| 明知故問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卻還要故意問別人。 |
| 時易世變 | 時代變遷,世事也不一樣。 |
| 壽元無量 | 壽元:壽命;無量:沒有限度。祝人長壽的頌辭。 |
| 因噎廢食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廢:停止;食:吃。因吃東西卡過喉嚨;從此就停止吃東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 歸十歸一 | 謂有條有理。 |
| 妻兒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負擔。 |
| 拔苗助長 | 比喻違反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 |
| 三三兩兩 |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形容人數(shù)不多。 |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
| 比眾不同 | 與大家相比,大不一樣。 |
| 便還就孤 | 就撤回到我這里.。 |
| 通俗易懂 |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 |
| 不可磨滅 | 磨滅:指痕跡、印象、功績、事實、道理等;經(jīng)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形容永遠不會消失。 |
|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 古往今來 | 從古代到現(xiàn)在。泛指很長一段時間。 |
| 珠還合浦 |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fù)得或人去而復(fù)回。 |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醫(yī)術(shù)高明。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 |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
| 超然絕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謂遠過于尋常之輩。漢·班固《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方之古賢,實有倫序,采之于今,超然絕俗,誠社稷之蓍龜,大漢之棟甍。”宋·陸游《與姜特立書》:“《繭庵記》及《初營》、《落成》二詩,大老手筆,超然絕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