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火蹈刃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赴:前往;蹈:踩踏。赴湯蹈火。比喻不避艱險。
出處西漢·劉安《淮南子·泰族訓》:“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還踵,化之所致也。”
例子西漢·劉向《說苑·指武》:“軍之法令,賞罰之數,使士赴火蹈刃,陷陣取將,死不旋踵者。”
基礎信息
拼音fù huǒ dǎo rèn
注音ㄈㄨˋ ㄏㄨㄛˇ ㄉㄠˇ ㄖㄣˋ
繁體赴火蹈刄
感情赴火蹈刃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赴湯蹈火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易放難收(意思解釋)
- 甕中之鱉(意思解釋)
- 老奸巨猾(意思解釋)
- 令人神往(意思解釋)
- 秋水伊人(意思解釋)
- 光前耀后(意思解釋)
- 滿山遍野(意思解釋)
- 雪兆豐年(意思解釋)
- 胸有成竹(意思解釋)
- 疙里疙瘩(意思解釋)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意思解釋)
- 促膝談心(意思解釋)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釋)
- 令人作嘔(意思解釋)
- 羊質虎皮(意思解釋)
- 共為唇齒(意思解釋)
- 牛郎織女(意思解釋)
- 信口開河(意思解釋)
- 汗馬功勞(意思解釋)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釋)
- 引領翹首(意思解釋)
- 離本趣末(意思解釋)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釋)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釋)
- 河山之德(意思解釋)
- 珠聯璧合(意思解釋)
- 躍躍欲試(意思解釋)
※ 赴火蹈刃的意思解釋、赴火蹈刃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 成語 | 解釋 |
|---|---|
| 一葉知秋 | 看見一片落葉就知道秋天已經來臨。比喻由細微的跡象可以預料出事物的發展趨向。 |
| 胸無大志 | 心里沒有遠大志向。 |
| 剛正不阿 | 剛:剛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剛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
| 反復無常 | 反復;顛過來倒過去;無常:沒有常態。經常變化沒有穩定的狀態。形容變動不定或狡詐多變。 |
| 褒善貶惡 | 對好人好事加以贊揚;對壞人壞事加以斥責。指分清善惡,提出公正的評價。 |
| 窮途潦倒 | 潦倒:失意。形容無路可走,十分失意。參看“窮愁潦倒”。 |
| 蠢蠢欲動 | 蠢蠢:爬蟲蠕動的樣子。形容像蟲子一樣開始動彈。比喻敵人策劃準備進攻;或壞人準備搗亂破壞。 |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 尾生之信 | 尾生:古代傳說中堅守信約的人,他為守約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約,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系。 |
| 繩鋸木斷 | 拉繩作鋸;也能鋸斷木頭。比喻力量雖小;條件雖差;只要堅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難辦的事做成。 |
| 視微知著 | 看到細微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勢。 |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經過。一定要經過的道路。 |
| 萬馬奔騰 | 像無數匹馬奔跑跳躍。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奔騰:跳躍著奔跑。 |
| 氣象萬千 | 氣象:景象;萬千:泛指極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 |
| 罪上加罪 | 指罪惡更為嚴重。 |
| 令人滿意 | 指讓人意愿得到滿足。 |
| 生公說法 | 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竺道生解說佛法,能使頑石點頭。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
| 休戚是同 | 休:歡樂,吉慶;戚:憂愁;是:語助詞。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形容關系密切,同甘共苦。 |
| 各盡所能,按勞分配 | |
| 令人作嘔 | 嘔:想吐;惡心。形容使人厭惡。 |
| 通俗易懂 |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 |
| 縱橫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 |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 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
| 散帶衡門 |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 |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
| 取之不盡 | 拿不盡。形容極其豐富。 |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說話、作文章嚴謹慎重。斟酌:考慮;推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