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一勸百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處罰一個人以懲戒眾人。
出處唐·韓愈《誰氏子》:“罰一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不晚耳。”李漢注引《中說》:“牡如晦問政,子曰:‘賞一以勸百,罰一以懲眾。’”
例子臣知已事不諍,然異時或有此比,要須有司論報,罰一勸百,孰不甘心。(宋 歐陽修《新唐書》)
基礎信息
拼音fá yī quàn bǎi
注音ㄈㄚˊ 一 ㄑㄨㄢˋ ㄅㄞˇ
繁體罰一勸百
感情罰一勸百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殺一儆百。
近義詞殺一儆百
英語punish one as a warning to a hundred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經明行修(意思解釋)
- 低聲下氣(意思解釋)
- 大有可為(意思解釋)
- 響答影隨(意思解釋)
- 狐死首丘(意思解釋)
- 心灰意冷(意思解釋)
- 說一不二(意思解釋)
- 有去無回(意思解釋)
- 夫唱婦隨(意思解釋)
- 色中餓鬼(意思解釋)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釋)
- 語重心長(意思解釋)
- 海底撈月(意思解釋)
- 魚死網破(意思解釋)
- 將寡兵微(意思解釋)
- 儉以養德(意思解釋)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釋)
- 斷香零玉(意思解釋)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釋)
- 風情月意(意思解釋)
- 讀書種子(意思解釋)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釋)
- 牽腸掛肚(意思解釋)
- 取之不盡(意思解釋)
- 超然絕俗(意思解釋)
- 圖窮匕見(意思解釋)
- 風風雨雨(意思解釋)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釋)
※ 罰一勸百的意思解釋、罰一勸百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 成語 | 解釋 |
|---|---|
|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
| 亭亭玉立 | 形容身材碩長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麗的花木。亭亭:高聳直立的樣子;玉立:比喻身材高而美麗。 |
| 上下其手 | 比喻暗中勾結;隨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
| 匡亂反正 | 消除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秩序。 |
| 壓歲錢 | 過陰歷年時長輩給小孩兒的錢。 |
| 舊地重游 | 重新來到曾經居住或游覽過的地方。 |
| 遁世離俗 | 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 |
| 棟梁之材 | 可以做屋棟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夠擔當重任的人。 |
| 可想而知 | 想:推想。可以通過推想而了解真相。 |
| 閉關自守 | 守:防守。封閉關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來。也比喻因循守舊;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響。 |
| 飛檐走壁 | 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能夠跳上房檐,越過墻壁。 |
| 酒后茶余 |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 |
| 走南闖北 | 指走過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闖蕩。 |
| 纏綿悱惻 | 纏綿:情感縈繞而不能解脫;悱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無法排遣。后也指詩文情調凄愴而婉轉。也作“悱惻纏綿”。 |
| 繪聲繪影 |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
| 鉆木取火 |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靠摩擦取火。 |
| 敢不承命 | 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 |
| 無關緊要 | 緊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會影響大局。 |
| 風虎云龍 | 虎嘯生風,龍起生云。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賢臣遇明君。 |
| 分門別類 | 門:類;別:區別。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 |
| 刻不容緩 | 刻:片刻;容:容許;緩:延緩;耽擱。一刻也不容許延緩。形容形勢十分緊迫。 |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稱冒險犯法;不顧性命的人。亡:無;命:名;亡命:逃匿則削除名籍;故以逃亡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類人(含貶義)。 |
| 羊質虎皮 | 質: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 |
| 立地書櫥 | 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文博。 |
| 快人快語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說爽快話。 |
| 空腹高心 | 腹內空虛而目空一切。形容并無真才實學。 |
| 形影相隨 |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形容關系密切;永不分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