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溫夏凊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凊:涼。冬天使父母溫暖,夏天使父母涼爽。本指人子孝道。現亦泛稱冬暖夏涼。
出處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辰省。”
例子一望瓊花爭怒放。飛越群山,人喜從天降。宮闕常年觀白浪,冬溫夏凊真佳況。(陳毅《蝶戀花 訪問亞洲三國(一)》詞)
基礎信息
拼音dōng wēn xià qìng
注音ㄉㄨㄥ ㄨㄣ ㄒ一ㄚˋ ㄑ一ㄥˋ
繁體冬溫夏凊
感情冬溫夏凊是中性詞。
用法聯合式;作賓語、補語;指冬暖夏涼。
近義詞冬溫夏清
英語keep the parents warm in winter and cool in summer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攀龍附鳳(意思解釋)
- 長江后浪推前浪(意思解釋)
- 滿山遍野(意思解釋)
- 骨肉離散(意思解釋)
- 用心良苦(意思解釋)
- 損人不利己(意思解釋)
- 夜深人靜(意思解釋)
- 不分青紅皂白(意思解釋)
- 寧為雞口,不為牛后(意思解釋)
- 取而代之(意思解釋)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釋)
- 暴取豪奪(意思解釋)
- 妻兒老少(意思解釋)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釋)
-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意思解釋)
- 融會貫通(意思解釋)
- 死不開口(意思解釋)
- 龍馭上賓(意思解釋)
- 空話連篇(意思解釋)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釋)
- 通時合變(意思解釋)
- 時運亨通(意思解釋)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意思解釋)
- 性命攸關(意思解釋)
- 鷸蚌相爭(意思解釋)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釋)
- 陰陽怪氣(意思解釋)
- 縱橫四海(意思解釋)
※ 冬溫夏凊的意思解釋、冬溫夏凊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 成語 | 解釋 |
|---|---|
| 勢不可當 | 當:抵擋。來勢迅猛;不可抵擋。 |
| 天旋地轉 | 指天地轉動。比喻時事變遷。也形容人頭暈眼花的感覺。 |
| 超俗絕世 | 謂超出世俗,無人可比。 |
| 反唇相稽 | 反唇:回嘴;頂嘴;稽:爭論;計較。受到指責不服氣;抓住對方話把;反過來責問對方。 |
| 鍥而不舍 | 鍥: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學習有恒心。 |
| 狐死首丘 | 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 |
| 起兵動眾 | 眾:大隊人馬。舊指大規模出兵。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 損人不利己 | 損害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好處。 |
| 無時無刻 | 時、刻:時間;時候。沒有一時一刻。 |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蒙騙人。 |
| 咄咄逼人 | ①氣勢洶洶;盛氣凌人;言語或神態中有一種威脅逼人的氣勢。咄咄:表示驚奇的聲音。②形容本領趕上或超過別人;令人驚詫。 |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語以外。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 |
| 安眉帶眼 | 長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 |
| 行不顧言 | 顧言:顧及自己所說的話。為人處事不守信用。 |
| 救經引足 | 經:自縊,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比喻做的事與愿望相違背。 |
| 妻兒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負擔。 |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計量的。常與“人不可貌相”連用;比喻不能憑人的相貌或現狀來測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來。 |
| 罪上加罪 | 指罪惡更為嚴重。 |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也作“不加可否。” |
| 定國安邦 | 邦:國家。治理和保衛國家,使國家安定穩固。 |
| 家無儋石 | 十斗為一石,兩石為一儋。形容家里沒有存糧。比喻家境困難。 |
| 人面狗心 | ①《晉書·苻朗載記》:“朗曰:‘吏部為誰,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國寶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學低下的人。②猶言人面獸心。 |
| 顧景慚形 | 看著身影,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稱號等而感到慚愧。 |
| 雷大雨小 | 比喻說得多,做得少,聲勢很大,實效很小。 |
| 時運亨通 | 指時運好,諸事順利。 |
| 伸手不見五指 | 形容光線非常暗,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 |
| 戰不旋踵 | 旋:轉。踵:腳后跟。打仗時不向后轉。形容勇猛向前。 |
| 壯心不已 | 指有抱負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壯志仍不衰減。壯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