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道無兒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伯道:鄧伯道。舊時對他人無子的嘆息。
出處唐 韓愈《游西林寺題蕭二兄郎中舊堂》:“中郎有女能傳業,伯道無兒可保家。”
例子中郎有女能傳業,伯道無兒可保家。(唐 韓愈《游西林寺題蕭二兄郎中舊堂》)
基礎信息
拼音bó dào wú ér
注音ㄅㄛˊ ㄉㄠˋ ㄨˊ ㄦˊ
繁體伯道無兒
感情伯道無兒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多為同情、惋惜。
反義詞兒孫滿堂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不動聲色(意思解釋)
- 抱頭鼠竄(意思解釋)
- 大名鼎鼎(意思解釋)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意思解釋)
- 形神不全(意思解釋)
- 命中注定(意思解釋)
- 窮鄉僻壤(意思解釋)
- 進本退末(意思解釋)
- 投石問路(意思解釋)
- 沒里沒外(意思解釋)
- 促膝談心(意思解釋)
- 營私舞弊(意思解釋)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釋)
- 十羊九牧(意思解釋)
- 滿招損,謙受益(意思解釋)
- 走南闖北(意思解釋)
- 飽食暖衣(意思解釋)
- 吳頭楚尾(意思解釋)
- 抱恨黃泉(意思解釋)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釋)
- 黃耳傳書(意思解釋)
- 樹欲靜而風不止(意思解釋)
- 讀書種子(意思解釋)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釋)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釋)
- 密鑼緊鼓(意思解釋)
- 伸手不見五指(意思解釋)
- 茍合取容(意思解釋)
※ 伯道無兒的意思解釋、伯道無兒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 成語 | 解釋 |
|---|---|
| 解鈴還須系鈴人 | 比喻由誰引起的麻煩,仍由誰去解決。 |
| 物美價廉 | 廉:便宜。東西價錢便宜,質量又好。 |
| 落葉歸根 | 樹葉落到樹根旁。比喻事物有一定的歸宿。多指客居異鄉的人;最終還是要回歸本鄉本土。 |
| 旦夕之間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間,形容在很短時間內。 |
| 不辱使命 | 辱:辜負,玷辱。指不辜負別人的差使。 |
| 過五關,斬六將 |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 |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亂;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輩子。后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 哀而不傷 | 哀:悲哀;傷:傷害;妨害;悲痛過分。①感情適度;悲哀而不過度傷心。后用來形容詩歌;音樂等含優雅哀調;卻又感情適度而不過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適度或無傷大雅。 |
| 有去無回 | 只有出去的,沒有回來的。 |
| 主憂臣勞 | 憂:憂患。君主有了憂患,臣下就要為他效力。 |
| 辭簡意足 | 簡:簡要;足:充實,完備。文詞簡要而內容充實。 |
| 鬼瞰其室 | 謂鬼神窺望顯達富貴人家,將禍害其滿盈之志。 |
| 流離轉徙 | 輾轉遷移,無處安身。 |
| 時易世變 | 時代變遷,世事也不一樣。 |
| 暴取豪奪 | 豪:強橫。用暴力劫奪。 |
| 望而生畏 | 看著就害怕。生畏:害怕。 |
| 己溺己饑 |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
| 儉以養德 | 節儉有助于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 |
| 作賊心虛 | 虛:怕。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 拔苗助長 |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 |
| 融會貫通 | 融會:融合領會;貫通:透徹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 |
| 三十三天 |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 興高采烈 | 興致高;精神飽滿。采:精神;烈:強烈;旺盛。 |
| 眾建賢才 | 建:建樹;賢才:優秀的人才。選用眾多優秀的人才。 |
| 著手成春 | 著手:動手接觸。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后比喻醫術高明。 |
| 舞刀躍馬 | 揮舞刀槍,縱躍戰馬。比喻奮勇作戰。 |
| 禮壞樂缺 |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缺:殘破,廢缺。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
| 鳳協鸞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