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法乎上,僅得乎中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取上等的為準則,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標準嚴要求。
出處語出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僅得為中,取法于中,故為其下。”
例子清·李漁《凰求鳳·籌婚》:“古語說得好,取法乎上,僅得乎中,要選第一等的才郎,到其間只好得個中平之婿。”
基礎信息
拼音qǔ fǎ hū shàng,jìn dé hū zhōng
注音ㄑㄨˇ ㄈㄚˇ ㄏㄨ ㄕㄤˋ,ㄐ一ㄣˋ ㄉㄜˊ ㄏㄨ ㄓㄨㄥ
繁體取法乎上,僅得乎中
感情取法乎上,僅得乎中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近義詞取法于上,僅得乎中
英語Aim high or you'll fall below the averag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暈頭轉向(意思解釋)
- 盲人說象(意思解釋)
- 信及豚魚(意思解釋)
- 說一不二(意思解釋)
- 窮家富路(意思解釋)
- 舉善薦賢(意思解釋)
- 驚心動魄(意思解釋)
- 節哀順變(意思解釋)
- 時至運來(意思解釋)
- 將寡兵微(意思解釋)
- 風和日麗(意思解釋)
- 孝子賢孫(意思解釋)
- 各行各業(意思解釋)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釋)
- 如癡如醉(意思解釋)
- 聰明才智(意思解釋)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釋)
- 愛毛反裘(意思解釋)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意思解釋)
- 一剎那(意思解釋)
- 雅俗共賞(意思解釋)
- 似曾相識(意思解釋)
- 驕傲自滿(意思解釋)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釋)
- 繁榮富強(意思解釋)
- 哀兵必勝(意思解釋)
- 欲速則不達(意思解釋)
- 致知格物(意思解釋)
※ 取法乎上,僅得乎中的意思解釋、取法乎上,僅得乎中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 成語 | 解釋 |
|---|---|
| 吠影吠聲 | 吠:狗叫;影:身影;影子。一條狗看見生人叫起來;很多狗聽到叫聲也跟著叫起來。比喻不察真情;跟著別人后面盲目附和。 |
|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困:貧乏。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
| 一夕一朝 | 同“一朝一夕”。 |
| 七搭八扯 | 同“七搭八搭”。 |
| 四書五經 | 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典。 |
| 杜絕言路 | 杜絕:斷絕,阻塞;言路:進言之路。堵塞和斷絕一切進言之路,指不納諫言。 |
| 銷聲匿跡 | 不出聲;不露面。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銷:消失。 |
| 棟梁之材 | 可以做屋棟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夠擔當重任的人。 |
| 高步闊視 | 同“高視闊步”。 |
| 可想而知 | 想:推想。可以通過推想而了解真相。 |
| 沒里沒外 | 里外不分,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 |
| 東扶西倒 | 從這邊扶起,卻又倒向那邊。比喻顧此失彼。也形容壞習氣太多,糾正了這一點,那一點又冒頭了。 |
| 路無拾遺 | 見“路不拾遺”。 |
| 驚鴻艷影 | 驚鴻:輕捷飛起的鴻雁。形容女子輕盈艷麗的身影。多就遠望而言。 |
| 團團轉 | 回環旋轉,形容不知道怎么辦好。 |
| 雞胸龜背 | 凸胸駝背。 |
| 今是昨非 | 現在是對的;過去錯了。 |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紅樓夢》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里,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他們去。” |
| 粗制濫造 | 粗:粗糙;濫:過多而不加以節制。原指產品制作粗糙;只求數量;不顧質量。現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講求質量。 |
| 作壁上觀 | 壁:壁壘;營寨周圍的高墻。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比喻從旁觀望;置身事外。 |
| 休戚是同 | 休:歡樂,吉慶;戚:憂愁;是:語助詞。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形容關系密切,同甘共苦。 |
| 女生外向 | 向:朝著,引申為偏愛。女子成人總要結婚。指女子心向丈夫家。 |
| 著手成春 | 著手:動手接觸。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后比喻醫術高明。 |
| 羊質虎皮 | 質: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
| 善善惡惡 | 稱贊善事,憎惡壞事。形容人區別善惡,愛憎分明。 |
| 迷離惝恍 |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
| 義不容辭 | 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
| 圓鑿方枘 | 鑿:榫眼;枘:榫頭。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