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直措枉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舉:選拔,任用;枉:彎曲,比喻邪惡的人;錯(cuò):廢置,罷黜;直:筆直,比喻正直的人。選用賢者,罷黜奸邪。
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舉直錯(cuò)諸枉,則民服。”
例子讀孔圣之微言,思舉直而措枉;觀王珪之確論,欲激濁以揚(yáng)清。(清 錢彩《說岳全傳》第七十三回)
基礎(chǔ)信息
拼音jǔ zhí cuò wǎng
注音ㄐㄨˇ ㄓˊ ㄘㄨㄛˋ ㄨㄤˇ
繁體舉直措枉
感情舉直措枉是中性詞。
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選用賢者,罷黜奸邪。
近義詞舉直錯(cuò)枉、舉直厝枉
英語recommend and appoint upright people and dismiss crooked peopl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月明如水(意思解釋)
- 連綿不絕(意思解釋)
- 眼空一世(意思解釋)
- 懸而未決(意思解釋)
- 驕生慣養(yǎng)(意思解釋)
- 眾多非一(意思解釋)
- 自怨自艾(意思解釋)
- 舊地重游(意思解釋)
- 用心良苦(意思解釋)
- 皮開肉綻(意思解釋)
- 空口無憑(意思解釋)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釋)
- 識(shí)字知書(意思解釋)
- 永垂不朽(意思解釋)
- 舉直錯(cuò)枉(意思解釋)
- 之子于歸(意思解釋)
- 共為唇齒(意思解釋)
- 一竅不通(意思解釋)
- 知往鑒今(意思解釋)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釋)
- 樂以忘憂(意思解釋)
- 不寧唯是(意思解釋)
- 福善禍淫(意思解釋)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釋)
- 面如土色(意思解釋)
- 張徨失措(意思解釋)
- 踉踉蹌蹌(意思解釋)
- 顧影自憐(意思解釋)
※ 舉直措枉的意思解釋、舉直措枉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wǎng)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 成語 | 解釋 |
|---|---|
| 堂堂一表 | 形容身材魁偉,相貌出眾。 |
| 夜深人靜 | 深夜沒有人聲;非常寂靜。 |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fā)表決定性的意見。 |
| 有去無回 | 只有出去的,沒有回來的。 |
| 廣闊天地 | 指可以發(fā)揮作用做出成就的廣大領(lǐng)域 |
| 咄咄逼人 | ①氣勢洶洶;盛氣凌人;言語或神態(tài)中有一種威脅逼人的氣勢。咄咄:表示驚奇的聲音。②形容本領(lǐng)趕上或超過別人;令人驚詫。 |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擊;自己就破滅了。多指不正確的理論或謠言未經(jīng)批駁;就露出破綻;站不住腳了。 |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達(dá)的大都會(huì)、大城市。 |
| 歸十歸一 | 謂有條有理。 |
| 路無拾遺 | 見“路不拾遺”。 |
| 飛檐走壁 | 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能夠跳上房檐,越過墻壁。 |
| 鬼頭鬼腦 | 形容舉止詭秘;行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 三十三天 |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 異寶奇珍 | 珍異難得的寶物。 |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yuǎn) | 淡泊:恬淡寡欲;寧靜:安寧恬靜;致:達(dá)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xiàn)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wěn)沉著,才可有所作為。 |
| 面有難色 |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 |
| 風(fēng)聲鶴唳 | 唳:鶴鳴聲。風(fēng)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擾。 |
| 牽腸掛肚 | 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形容非常掛念;不放心。 |
| 子繼父業(yè) |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yè)。 |
| 善善惡惡 | 稱贊善事,憎惡壞事。形容人區(qū)別善惡,愛憎分明。 |
| 清風(fēng)勁節(jié) | 喻人品純潔,節(jié)操堅(jiān)貞。 |
| 運(yùn)籌帷幄 | 運(yùn)籌:籌劃;策劃。帷幄:軍中營帳。原指在營帳中謀劃制定作戰(zhàn)的方法策略。 |
| 時(shí)運(yùn)亨通 | 指時(shí)運(yùn)好,諸事順利。 |
| 昏聵無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聵:耳朵聽不清楚。眼花耳聾,沒有能力。比喻頭腦糊涂,沒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 金玉滿堂 | 金、玉:黃金和美玉。指黃金寶石滿堂都是。形容財(cái)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學(xué)。 |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類別很多;各種各樣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這種形體;色色:原指生出這種顏色。 |
| 東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 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爭事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