詒厥孫謀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詒:通“貽”,遺留;厥:其;孫:通“遜”,安順。留下安定天下的謀略。
出處《詩經·大雅·文王有聲》:“詒厥孫謀,以燕翼子。”
例子唐·李瀚《鳳閣王侍郎傳論贊序》:“有正家之訓焉,固可以詒厥孫謀,播乎長世者也。”
基礎信息
拼音yí jué sūn móu
注音一ˊ ㄐㄩㄝˊ ㄙㄨㄣ ㄇㄡˊ
繁體詒厥孫謀
感情詒厥孫謀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長遠安排。
近義詞貽厥孫謀、詒厥之謀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奉命惟謹(意思解釋)
- 鶴立雞群(意思解釋)
- 顧后瞻前(意思解釋)
- 窮家富路(意思解釋)
- 大包大攬(意思解釋)
- 三人行,必有我師(意思解釋)
- 皮開肉綻(意思解釋)
- 以身試法(意思解釋)
- 苦口之藥(意思解釋)
- 快心滿志(意思解釋)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釋)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釋)
- 刀光劍影(意思解釋)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釋)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釋)
- 沖鋒陷陣(意思解釋)
- 結纓伏劍(意思解釋)
- 立地書櫥(意思解釋)
- 散帶衡門(意思解釋)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釋)
- 裊裊婷婷(意思解釋)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釋)
- 從天而降(意思解釋)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釋)
- 敗德辱行(意思解釋)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釋)
- 伸手不見五指(意思解釋)
- 撥亂濟危(意思解釋)
※ 詒厥孫謀的意思解釋、詒厥孫謀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 成語 | 解釋 |
|---|---|
| 龍飛鳳舞 | 像龍在飛騰;像鳳在歡舞。原形容山勢蜿蜒曲折;奔放雄偉。舊時迷信;認為是帝王氣象。現形容書法筆勢飄逸多姿。多指草書。 |
| 失魂喪膽 | 形容極度恐慌。 |
| 打腫臉充胖子 | 比喻寧可付出代價而硬充作了不起。 |
| 和風細雨 | 溫和的風和細小的雨。本指自然現象;現多指用和緩的態度和方式處理問題。 |
| 流離轉徙 | 輾轉遷移,無處安身。 |
| 汗牛充棟 | 棟:棟宇;房屋。指藏書太多;運輸時可使牛出汗;存放時可堆至屋頂。形容書籍極多。 |
| 正人君子 | 舊時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 |
| 儉以養德 | 節儉有助于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 |
| 度己失期 | 估計己經誤了期限。 |
| 不治之癥 | 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
| 粗制濫造 | 粗:粗糙;濫:過多而不加以節制。原指產品制作粗糙;只求數量;不顧質量。現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講求質量。 |
| 拔茅連茹 | 茅:白茅,一種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
| 吳下阿蒙 | 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
| 善游者溺 | 會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因此而惹禍。 |
| 風急浪高 | 形容風浪很大。 |
| 結纓伏劍 | 結纓:系上帽帶;伏劍:拔劍自刎。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 |
| 意興索然 | 索然:全無,空盡。興致全無。形容一點興致也沒有。亦作“興致索然”。 |
| 馬牛其風 | 謂馬、牛奔逸。《書·費誓》:“馬牛其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穎達疏:“僖四年《左傳》云:‘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賈逵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遠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托。 |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 將:統率,指揮。比喻越多越好。 |
| 引領翹首 | 引領:伸長脖子;翹首:抬頭。伸長脖子,抬著頭。非常盼望的樣子。 |
| 暴露無遺 | 暴露:顯露;顯現;遺:遺漏。全部、徹底地暴露了出來;沒有絲毫遺漏。 |
| 紛紅駭綠 | 紛:紛披;紅:指紅花;駭:散亂;綠:指綠葉。紛披散亂的紅花綠葉。形容花草樹木隨風擺動。 |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類別很多;各種各樣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這種形體;色色:原指生出這種顏色。 |
| 群山四應 | 應:應和。四面群山紛紛響應。比喻一聲號召,人們群起響應。 |
| 天下為一 | 一:統一。指國家統一 |
| 無所用心 | 用心:動腦筋。指不動腦筋;什么事情都不關心。 |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變化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