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水火,登之衽席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從水火中拉出來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難中的人們。
出處章炳麟《致南京參議會論建都書》:“國維四固,安于泰山,出于水火而登之衽席,則其幸耳。”
基礎信息
拼音chū yú shuǐ huǒ,dēng zhī rèn xí
注音ㄔㄨ ㄩˊ ㄕㄨㄟˇ ㄏㄨㄛˇ,ㄉㄥ ㄓ ㄖㄣˋ ㄒ一ˊ
繁體出於水火,登之衽席
感情出于水火,登之衽席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為別人解困。
近義詞拔諸水火,登于衽席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莫衷一是(意思解釋)
- 婦人醇酒(意思解釋)
- 故家喬木(意思解釋)
- 孤身只影(意思解釋)
- 死要面子(意思解釋)
- 發綜指示(意思解釋)
- 前瞻后顧(意思解釋)
- 紫陌紅塵(意思解釋)
- 炙手可熱(意思解釋)
- 篤近舉遠(意思解釋)
- 春風風人(意思解釋)
- 鼻青臉腫(意思解釋)
- 壞法亂紀(意思解釋)
- 止沸益薪(意思解釋)
- 貧賤不能移(意思解釋)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釋)
- 逆來順受(意思解釋)
- 絆腳石(意思解釋)
- 妻兒老小(意思解釋)
- 罄竹難書(意思解釋)
-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意思解釋)
- 穢德垢行(意思解釋)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釋)
- 迫不得已(意思解釋)
- 千家萬戶(意思解釋)
- 熱氣騰騰(意思解釋)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意思解釋)
- 竹籃打水一場空(意思解釋)
※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的意思解釋、出于水火,登之衽席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 成語 | 解釋 |
|---|---|
| 寸進尺退 | 前進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償失。 |
| 逆道亂常 | 指違背道德綱常。 |
| 離經辨志 | 讀斷經書文句,明察圣賢志向。 |
| 棟梁之材 | 可以做屋棟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夠擔當重任的人。 |
| 廣闊天地 | 指可以發揮作用做出成就的廣大領域 |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頭頂上沒有一片瓦,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
| 歸十歸一 | 謂有條有理。 |
| 救經引足 | 經:自縊,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比喻做的事與愿望相違背。 |
| 燕雀安知鴻鵠志 | 鴻鵠:天鵝。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 |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繚亂,心神迷亂。 |
| 罄竹難書 | 罄:盡;竹: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書:寫。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多形容罪惡累累。 |
| 指手劃腳 | 用手指;用腳劃。形容說話時用手腳示意;也比喻瞎指揮;亂加評論指責。 |
| 陽春白雪 | 陽春;白雪: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后來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
| 國無寧日 | 寧:安寧。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 |
| 舉世無敵 | 全世界沒有能勝過的。 |
| 通俗易懂 |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 |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計自己的能力。指辦事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 立竿見影 |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見功效。 |
| 信口開河 | 隨口亂說一氣。指說話沒有根據;不可靠。信口:隨口;開河:指說話時嘴唇張合。 |
| 從天而降 | 天上掉下來的。 |
| 不在話下 |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轉入別的情節。現多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用不著說。 |
| 精明強干 | 精細聰明;善于辦事。也作“精明能干”。 |
| 伸手不見五指 | 形容光線非常暗,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 |
| 驕傲自滿 | 自高自大;滿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績。 |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勵;里:最里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
| 面授機宜 | 面:當面;授:教;傳授;機宜:適應時機的對策、辦法。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 |
| 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爭事端。 |
| 是非曲直 | 曲:無理;直:有理。指對事物的評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