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蘇州、杭州比天堂還要美好。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14回:“從來江山秀麗,人物奢華,所以相傳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例子曾樸《孽海花》第六回:“怪道人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一只船也與北邊不同,所以天隨子浮家泛宅。”
基礎信息
拼音shàng yǒu tiān táng,xià yǒu sū háng
注音ㄕㄤˋ 一ㄡˇ ㄊ一ㄢ ㄊㄤˊ,ㄒ一ㄚˋ 一ㄡˇ ㄙㄨ ㄏㄤˊ
繁體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感情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英語Above there's heaven, below there are Suzhou and Hangzhou.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音信杳無(意思解釋)
- 歇斯底里(意思解釋)
- 刻骨銘心(意思解釋)
- 銷聲匿跡(意思解釋)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釋)
- 言而無信(意思解釋)
- 投石問路(意思解釋)
- 惹事生非(意思解釋)
- 連珠炮(意思解釋)
- 戶告人曉(意思解釋)
- 百步穿楊(意思解釋)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釋)
- 珍樓寶屋(意思解釋)
- 分門別類(意思解釋)
- 目無全牛(意思解釋)
- 勤學苦練(意思解釋)
- 認賊作父(意思解釋)
- 過門不入(意思解釋)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釋)
- 撥亂濟危(意思解釋)
- 如火如荼(意思解釋)
- 困獸猶斗(意思解釋)
- 空手套白狼(意思解釋)
- 面授機宜(意思解釋)
- 鳳友鸞交(意思解釋)
- 阿時趨俗(意思解釋)
-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意思解釋)
- 久假不歸(意思解釋)
※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意思解釋、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 成語 | 解釋 |
|---|---|
| 素昧平生 | 一向不了解。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素:從來;昧:不明白;不了解。 |
| 形影相顧 | 形:形體;影:身影。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形容無依無靠,非常孤單。 |
| 紫陌紅塵 | 紫陌:京城的道路;紅塵:塵埃。指京城道上非常熱鬧,塵土飛揚。形容京城繁華或比喻虛幻的榮華。 |
| 存而不議 | 存:保留;議:討論。指把問題保留下來,暫不討論。 |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嚴明法紀。 |
| 動蕩不定 | 蕩:搖動。動蕩搖擺,不安定。形容局勢不穩定,不平靜。 |
| 沒里沒外 | 里外不分,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 |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爭端。 |
| 反面無情 | 翻臉不講情面。形容對人的態度突然變壞;不留情面。 |
| 詐奸不及 | 猶言十分奸詐。 |
| 罄竹難書 | 罄:盡;竹: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書:寫。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多形容罪惡累累。 |
| 斷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
| 畫地為牢,議不入 | 議:議論。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
| 目無全牛 |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
| 似是而非 | 是:對;正確;非:不對;錯誤。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指表面上相似;實際上不一樣。 |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騙。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
| 愛毛反裘 | 古時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視根本,輕重倒置。 |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訴別人。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 |
| 不在話下 |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轉入別的情節。現多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用不著說。 |
| 敗德辱行 | 敗壞道德和操守。 |
| 奮起直追 | 奮:鳥類展翅起飛。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振作起來;一股勁地趕上去。 |
| 戰不旋踵 | 旋:轉。踵:腳后跟。打仗時不向后轉。形容勇猛向前。 |
| 進進出出 | 走進走出,穿進穿出。 |
| 出師不利 | 師:軍隊。利:順利。出戰不順利。形容事情剛開始,就遭受敗績。 |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 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風景優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接不過來。 |
| 歐風美雨 | 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 |
| 無聲無息 | 息:音信;消息。沒有聲音;沒有氣息。形容沒有聲響;不為人覺察。 |
| 流風馀俗 | 遺留的風氣、習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