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唇拭舌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潤滑嘴唇,拭凈舌頭。意謂極力用話語打動人,多指讒毀。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宦者呂強傳》:“群邪項領,膏唇試舌,競欲咀嚼,造作飛條。”
例子清·錢謙益《<范璽卿詩集>序》:“寑假而膏唇拭舌,訾議其短長,蜉蝣撼大樹,斯可為一笑已矣。”
基礎信息
拼音gāo chún shì shé
注音ㄍㄠ ㄔㄨㄣˊ ㄕˋ ㄕㄜˊ
繁體膏脣拭舌
感情膏唇拭舌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形容語言能打動人心。
近義詞膏唇販舌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照單全收(意思解釋)
- 在此一舉(意思解釋)
- 俯拾即是(意思解釋)
- 反哺之私(意思解釋)
- 轍鮒之急(意思解釋)
- 裾馬襟牛(意思解釋)
- 浪費筆墨(意思解釋)
- 草菅人命(意思解釋)
- 高步闊視(意思解釋)
- 目不轉睛(意思解釋)
- 閉關自守(意思解釋)
- 作亂犯上(意思解釋)
- 團團轉(意思解釋)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意思解釋)
- 吳下阿蒙(意思解釋)
- 心曠神怡(意思解釋)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釋)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釋)
- 平地一聲雷(意思解釋)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思解釋)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釋)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釋)
- 時運亨通(意思解釋)
- 汲汲顧影(意思解釋)
- 背鄉離井(意思解釋)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釋)
- 寥寥無幾(意思解釋)
- 慮周藻密(意思解釋)
※ 膏唇拭舌的意思解釋、膏唇拭舌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 成語 | 解釋 |
|---|---|
| 含辛茹苦 | 茹:吃;辛:苦。形容備受艱難;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
| 滿滿當當 | 形容很滿的樣子。 |
| 甕中之鱉 |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東西。甕:大壇子;鱉:甲魚。 |
| 謳功頌德 | 謳:歌頌,贊美。指贊美功績,歌頌恩德。 |
| 死要面子 | 指特別愛惜自己的顏面。 |
| 掉舌鼓唇 | 炫耀口才,夸夸其談。 |
| 論黃數白 | ①謂任意評論是非好壞。②點了黃金又數白銀。極言財富之多。 |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 語不驚人 | 語:言語,也指文句。語句平淡,沒有令人震驚的地方。 |
| 識字知書 | 謂有文化知識。 |
| 結駟連騎 | 隨從、車馬眾多。形容排場闊綽。 |
| 詐奸不及 | 猶言十分奸詐。 |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預:預先,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立:成就;廢:敗壞。不論做什么事,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
| 妻兒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負擔。 |
| 休戚是同 | 休:歡樂,吉慶;戚:憂愁;是:語助詞。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形容關系密切,同甘共苦。 |
| 生拉硬扯 |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強別人聽從自己。 |
| 結纓伏劍 | 結纓:系上帽帶;伏劍:拔劍自刎。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 |
| 通俗易懂 |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 |
| 馬牛其風 | 謂馬、牛奔逸。《書·費誓》:“馬牛其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穎達疏:“僖四年《左傳》云:‘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賈逵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遠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 分工合作 | 眾人各司其責,共同從事工作。 |
| 目無全牛 |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
| 空話連篇 | 連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話,缺乏具體內容。 |
| 有求必應 | 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好說話。 |
| 立地書櫥 | 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文博。 |
| 依樣畫葫蘆 |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也作“依樣葫蘆”;“比著葫蘆畫瓢”、“照葫蘆畫瓢”。 |
| 白草黃云 | 形容邊塞荒漠凄涼的景象。 |
| 飛蛾撲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
| 北斗之尊 |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比喻地位非常尊貴。 |
